[2005-11-12] 重視港交所故障的深層原因
港交所電子交易系統昨晨出現故障,所有期貨及期權未能如常在9時45分開市交易,時間延遲了近一小時。近來港交所的股票及期貨的電子交易系統都曾發生嚴重事故,當局不能將今次故障視為個別事件而忽視問題的嚴重性。港交所應該從技術和管理兩方面檢討事故的原因,既完善本港金融交易系統基建,又加強內部處理危機的問責機制,毋讓事故一再重演,影響香港國際金融中心聲譽。
股票、期貨交易市場瞬息萬變,分秒必爭,所有差池都可能造成難以估量的損失。自2000年6月,恆生指數期貨合約交易由公開式喊價改變為電子操作以來,衍生產品市場交易系統就曾經因網絡、硬件、軟件等問題出現過四次嚴重事故。去年港交所使用的股票交易系統──第三代自動對盤及成交系統,也發生過中央處理器失效事件。儘管發生諸多事故,令交易癱瘓,但在現行機制下,投資者即使招受損失也難以透過法律途徑向港交所索償,只能自嘆「唔好彩」。無需承擔法律責任,是否令港交所管理層降低對事故的重視?港交所是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核心部分,發生任何交易事故,不單單是港交所自身的問題,更牽連到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聲譽和地位。它的運作是否暢順穩健事關重大,港交所有必要加強問責,不僅要從技術層面及時作出補救,還須對責任人作出處理,而不是聽之任之。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完善本港金融基礎建設,是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保持地區競爭力的重要手段。香港面臨上海、新加坡等地在金融市場的挑戰,如何能立於不敗之地,其中重要的一環就是金融交易系統保持領先優勢,確保交易暢順穩健。要以世界一流的高科技交易系統,提供一流的金融服務,從而吸引更多的投資者遠悅近來。港交所為維護高質素的資訊科技服務,投入了為數不少的財政和人力資源,亦制訂了系統維護和危機應變機制。如何使這些資源和機制高效營運,防範交易系統事故發生,值得港交所高度重視。(文匯社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