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1-12] 立法強制驗樓有利有弊
■文滿林
政府要立法強制驗樓以及推行相應的維修工程,就必然要面對百分之七八十的「困難戶」,他們究竟會不會接受這種立法和措施,會不會願意v這筆錢出來維修樓宇。要解決和處理好這個強制驗樓計劃,除了廣泛諮詢這些三十年以上舊樓的住戶之外,還要為他們想想,如何幫他們籌備這筆巨大的維修費。
有關政府提出強制驗樓立法的公眾諮詢文件,建議凡樓齡超過三十年以上的私人樓宇,須每隔七年聘請合資格人士驗樓一次。估計每個業主平均支付八百元的驗樓費。這還未計算整幢舊樓的維修費用。目前為止,全港超過三十年樓齡的私人樓宇達一萬三千至一萬五千幢左右,涉及四五十萬個單位,估計受強制性驗樓所影響的住客達百多萬以上。
強制性驗樓確有必要
立法強制驗樓計劃,從好處、從有利有效果方面來說,應是佔主要地位的。超過三十年前所建築的樓宇,無論在建築材料、建築技術以及有效施工監管等等方面,都有異於近八九十年代之後建成的樓宇。而且經歷數十年的風雨侵蝕,樓宇外牆的一切必然受到損害損壞。若在施工時,建築材料稍為偷工減料,就會出現許多問題。如批盪剝落,石屎爆裂,瓷磚離牆飛脫。年中出現的石屎批盪飛脫落街事件,就是因之所起。此外,外牆的水喉水渠因露光,經歷長時間的日曬雨淋,就會受到損壞,隨時飛脫及漏水出街。所有這些,若沒有得到合時的檢驗和維修工作,一旦遇上大風大雨,事故必然頻頻發生,造成許多人命傷亡的意外事件。
從以上所說的方面來說,超過三十年以上的樓齡需要作出定期的檢驗和維修很有必要。樓宇進行維修,既可保持樓宇本身的結構性,又可美化樓宇外表的美觀,更能防止外牆建築物飛脫出來造成的意外,保障行人安全。可謂一舉多得。
建築業成為最大得益者
同時,最大的得益者就是可以造就數萬以上建築工人的就業機會。其中包括搭棚工人,水喉工人,油漆工人以及泥水工人和相關的雜工。這裡撇除負責驗樓的專業人士究竟需要多少不說。就一萬三五千幢舊樓宇的比例來說,若有五分之三需要進行全幢維修工程的話,就有近萬樓宇。近萬幢樓宇外牆需要維修,其工程比之要起四五十個大型屋h或屋苑的地盤還巨。以每幢維修所需要的各個工種的人員來說,不下數十人,工程期也不少於一頭半個月時間。
如此算來,只要這個法例一旦實行,從事建築行業的工人可謂唔憂無工做。這個行業一旺,必然帶動起多個相關行業。如飲食業,早茶及該個行業的例牌「三點三」茶,建築材料行,運輸業等等。過去三四十年前曾經出現過多次的建築業蓬勃時期所帶動整個社會的經濟和消費的興旺景象,必然再次重現。
驗樓負面影響也不可忽視
對於強制驗樓所帶來的不利因素和弊端,雖然不及驗樓帶來的利大,但也不可忽視,更值得有關方面正視和處理。例如對住客及業主的影響,單是驗樓費,每戶平均就要繳付八百元。這個數額雖然不大,但驗樓之後,還有許多「手尾」要做,要付出的費用或會更多更大。尤其對一些四五十年的舊樓、唐人樓,面對全幢維修的機會越大。若以一幢一梯兩伙六層樓高的舊樓來說,要大修,粗略估計起碼要花五十萬至八十萬左右。十二伙單位分擔,平均每個單位就要負擔五至六萬元。這筆費用,說少不少,說多不多。尤其是一些以自住居多的業主人士為甚。在他(她)們購買或供款時候,樓價大抵只需十萬八萬。然則硬要進行驗樓維修且要分擔五六萬元的維修費。這筆數差不多等於他們買樓時的樓價。似乎有點「妹仔大過主人婆」之感。
況且,居住這些三四十年以上樓齡的人,多是勞工基層和一些上了年紀的阿公阿婆。他們本身的收入已經有限,積蓄無幾,甚至等v高齡津貼和綜援為生,如何一下子v出這筆巨款出來。以目前政府所披露出來的有關資料和數字所看,能夠拿得出五六萬元維修費的住戶,只佔百分之二三十而已。約有七八成住戶及其業主根本沒有能力支付這筆費用。(文匯論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