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1-21] 深圳為何提兩地合作新理念?
■楊孫西
現時香港基本上沒有第一產業,第二產業(主要是製造業)也已空心化,這樣的經濟結構,長遠看對發展十分不利。反之,香港本土沒有製造業作為穩定的服務對象,服務業發展的路子亦必然愈來愈窄,北移勢所必然。而深圳與香港的競爭趨向,則有可能造成兩敗俱傷。
「向香港學習,為香港服務。」這是今年6月深圳市市長許宗衡在當選後的新聞發佈會上,提出的深港合作的新理念。據報道,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日前在深圳視察時,多次提出深圳的發展,亦離不開與香港的合作。溫總理還透露,中央已經把加強自主創新作為國家戰略,他要求經濟特區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作為優先戰略。由此可見,溫總理對深圳市提出的深港合作新理念不僅是讚同的,而且提出了更為宏觀、更為深層次的問題。十月初,許宗衡率領市政府代表團訪問香港時,再次重申這一理念,在深港兩地引起了強烈反響。深圳為何提出兩地合作的新理念呢?這對香港的經濟發展將產生甚麼影響呢?港人實在有必要認真地進行考量。
經濟特區功能轉變勢在必行
溫家寶總理考察深圳,談的是服務香港,但關鍵還在於為深圳重新定位。在中國全面開放改革之後,特別是在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之後,經濟特區的歷史作用和地位應已完成。因為經濟特區再不能在經濟政策上有特殊的差別,就算中國與其他國家或世貿組織的成員建立雙邊貿易關係,也不可能限於內地任何一個或某些地區,而必須包括全國。在這樣的新經濟形勢下,深圳機遇與挑戰並存。第一是深圳若立足於與廣州、香港競爭,自然不得不重複穗港已有的設施,從而希望把市場搶奪過來。第二是深港合作帶來的經濟效益遠大於相互競爭。特別是在羅湖、皇崗一帶與香港新界北區的結合發展,更可發揮出「一國兩制」,一城兩地的巨大作用。由此可見,深圳重新定位於服務香港,將會使深圳未來進一步發展;也是香港今後改變成本結構,實現經濟結構轉型的關鍵。
專家認為,深圳要進一步發展,應該大膽借鑒香港經驗。特別是在發展服務業方面,除了要建立一支高效、廉潔的公務員隊伍,提高政府部門的服務水準外,深圳還應該調整優化城鎮佈局結構,打造新的現代服務業商圈,迅速改變交通、生活和營商環境,擴大「軟產業」發展的商圈。此外,香港在教育、社會福利、勞工權益保障和商界利益保護等方面都有成功經驗;香港的公務員制度,以及警員、海關和社會保障等運作機制,也都值得深圳借鑒。若能真正學習香港好的經驗,通過消化吸收,再進行自主創新,深圳的發展就會少走許多彎路。
香港回歸付出沉重經濟代價
毋庸諱言,香港97年回歸祖國後,在政治上是成功的,順利地平穩過渡,成功地實施「一國兩制」,為世人矚目。但是,在經濟上的代價卻是沉重的。一是回歸前的泡沫經濟,房地產和股市投機帶來的泡沫經濟,把香港變成成本極高的經濟結構。二是在香港回歸後的泡沫經濟穿破後帶來了長期的經濟衰退。
現時香港基本上沒有第一產業,第二產業(主要是製造業)也已空心化,這樣的經濟結構,長遠看對發展十分不利。反之,香港本土沒有製造業作為穩定的服務對象,服務業發展的路子亦必然愈來愈窄,北移勢所必然。而深圳產生的與香港競爭趨向,則有可能造成兩敗俱傷。
服務香港重在實踐歷史承諾
溫總理提出深圳要服務香港,是站在國家整體利益的角度來考慮的。眾所周知,香港是經過中華民族幾代人的努力,才從英國人手中收回來的一個特別行政區,實施「一國兩制」、「港人治港」。因此,能否力保香港的長期繁榮穩定,事關「一國兩制」成功,事關國家完全統一的大業能否早日實現。事實上,創立深圳經濟特區一個主要目的是協助香港的回歸和過渡,1979年至80年代初的特區政策服務於這個目的,但自1985年後香港進入回歸過渡,卻因深圳經濟突飛猛進而逐步消減。深圳似乎變得主要著力本身的發展,甚至不惜與香港有所競爭。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上月的國慶招待會上講話時指出,要同港澳同胞一道,共同維護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從國家的整體利益出發,深圳似不應視香港為競爭對手,而應充分發揮自己的地緣優勢,像過去那樣繼續為香港服務,幫助國家為確保香港的長期穩定繁榮作出貢獻。
業界人士認為,CEPA實施後,為香港產業結構重組帶來了新的契機,香港蘊涵的巨大經濟總量和經濟增長潛力亦正在尋求新的出路,這些為港深合作提供了巨大的空間。作為香港人,我們亦應反思:要向深圳學習甚麼?同時,應十分珍惜中央政府對香港前途的歷史承諾和幫助,發揮香港的比較優勢,把握發展機遇,同心協力再創香港的輝煌。(文匯論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