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1-29] 英國電影新浪潮 太現實放大圖片
文:洪永起
說電影新浪潮,首先要提的是法國。這個最為傳頌的地方,湧現的一批導演如杜魯福、高達等,至今仍被影迷懷念,《四百擊》(The 400 Blows)、《斷了氣》(Breathless)早成經典中的經典,相關的影展在各地輪流上演沒有間斷。
談法國,不過是借來過橋,要說的,是英國電影新浪潮—一個比起法國更早撩起火頭的地方。
當1947年杜魯福剛認識巴辛那一年,英國的林賽安德遜(Lindsay Anderson)便已創辦了《場景》雜誌(Sepuence),炮轟英國當年的電影。
由康文署主辦的經典電影回顧節目之一英國電影新浪潮,選映了新浪潮核心人物林賽安德遜為首的6位猛將11齣作品,獲獎紀錄包括七個康城及一個柏林影展獎項,包括兩個影展的最佳影片,還有多個奧斯卡金像獎、金球獎及英國金像獎等獎項。
康文署的「世界電影經典回顧」環節,向來以大師為單位作個人影片放映,如剛過去的阿倫雷奈、沈浮與水華等人。這次以「英國新浪潮」為題,「是希望讓觀眾了解其他地方電影史上的Movement(運動)。」策劃羅維明說。
描寫工人階級
英國電影史正式被稱為「新浪潮」的時間不算長,大約是1959年至1963年之間,但之前的「英國自由電影」(1956年至1959年,由林賽安德遜等人發起)已高呼「電影應像寫詩、畫畫、作曲般自由創作。」大拍紀錄片、短片,搞電影放映,這個追求電影「自由」的精神,其實是對社會現狀不滿的申訴,延伸到新浪潮,這種對社會不公的呼聲更高。
羅維明表示,五十年代正是大戰結束,世界秩序重整的時期,君主立憲的英國階級分明,使新興的中產階級無法融入上流社會;殖民地帝國的崩潰;社會不公、貧富懸殊、馬克思主義的興盛等,使新一代對社會有種種不滿,新浪潮導演的作品便寫實地描繪出社會的種種問題,向保守社會「宣戰」。
階級問題使林賽安德遜強調,影片需以描述工人階級為主題,這也成為英國新浪潮電影的主體。如被譽為英國新浪潮電影開山之作的《金屋淚》(Room at the Top),所描述的便是英國的階級問題,透過工廠工人喬以色謀利的愛情把戲,以極度寫實的敘事結構,呈現功利社會下良知埋沒的人性悲劇。
知識分子不得志
又如今次開幕影片《少婦怨》(Look Back in Anger),這齣改編自英國劇作家約翰奧斯本同名作的影片,藉著主角傾訴戰後知識分子的鬱鬱不得志,被譽為新浪潮電影的代表作,李察波頓飾演的憤怒青年,成為二戰後30歲以下清醒激進一代的代名詞。
強調工人階級的英國新浪潮,所湧現的作品無不以寫實主義去描述這一階層在現實社會中的無奈與掙扎,《浪子春潮》(Saturday Night and Sunday Morning)裡每天忍受工廠裡周而復始、毫無變化的生產程序的阿瑟;《長跑者的寂寞》(The Loneliness of the Long Distance Runner)裡不欲重複父輩在工廠裡賣命,在現實中又苦於毫無出路的史密夫等。羅維明說:「與法國新浪潮不同的是,法國描繪的是浪漫,英國則是現實的無奈。」
他舉了一個例子,如杜魯福的《祖與占》(Jules and Jim)可以談兩男愛上一女,然後三人行到處遊玩,是一種很浪漫的情懷,但來到英國,情況便不一樣了。「男的遇上女的,便要上床,上完床後意外懷孕,也要擔心如何善後,負起責任選擇結婚,可是婚後生活卻是不能承受的。」他說的是《一夕風流恨事多》(A Kind of Loving),法國的影片大可不必理會柴米油鹽,英國片卻要不時計算收入與支出,現實得很。
現實中終結
「所以法國新浪潮強調實驗性,英國新浪潮卻是強調寫實性。」大抵是人人都愛浪漫不愛苦兮兮的現實,法國新浪潮的影響力走得更遠更闊。
即使在英國本土,新浪潮也未能持續得更久。1963年是新浪潮退潮的年份。羅維明指:「新浪潮核心導演之間的發展漸見分歧,所關注的問題也不止於工人階級,是新浪潮結束的其中一個原因。」社會問題不止見於工人階級,其他的如無所事事的新一代、種族歧視問題等。
另一個原因,也與資金流走有關。
「英國電影的黃金時代是上世紀四十年代,大導演如米高鮑維(Michael Powell)、卡路烈(Carol Reed)、大衛連(David Lean)等。」荷里活資金也投資在英國導演身上,情況一如現在的哥倫比亞公司投資拍周星馳、張藝謀等人的電影一樣。然而隨著英國電影工業的下滑,部分導演跑到荷里活,或轉往百老匯發展。
英國新浪潮雖然沒有使英國的電影工業起死回生,卻為電影史留下永不磨滅的印記。
英國電影新浪潮
日期:12月2日至18日
地點:香港電影資料館電影院及香港太空館演講廳
查詢:www.lcsd.gov.hk/f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