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忘記密碼 | 加入最愛 | | 簡體 
2005年12月8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評論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2005-12-08] 從地方選舉看台灣發展趨勢

■何亮亮 鳳凰衛視言論部副總監

 台灣選民在「三合一」選舉中用選票教訓了陳水扁和民進黨,反映了台灣民主政治在逐漸進步和成熟,這對未來台灣經濟和社會的進步,對兩岸關係的穩定和發展都有大的促進作用。

 上周末去台灣觀察「三合一」選舉,亦即縣市長與縣市議員與鄉鎮長的選舉,直接感受了台灣當前的政治氣氛,也有機會展望台灣政治生態的前景。

地方選舉變兩大陣營對決

 這次選舉最為人們所關注的是縣市長選舉的結果。本來,縣市長選舉既無關台灣上層的政治權力變動,無關台灣整體的經濟和社會政策轉變,更無關兩岸議題;然而,這次選舉中,選民主要的關注點並非候選人的政綱,而是候選人的政黨背景,成為台灣各地選民對兩大陣營的一種傾向性投票,是這次台灣的地方選舉與以往不同之處,也是與其他國家的地方選舉不同之處。

 選舉結果,在台灣目前行政版圖的23個縣市長中,中國國民黨拿下14個,比原來多了5個;民進黨拿下6個,少了3個;另外親民黨、新黨、無黨籍各一個,台聯的候選人則1個都無法當選。總體來看,泛藍陣營所佔的地方政權穩居多數,無論是人口還是地方預算在台灣所佔比例都超過七成,出現了所謂地方包圍中央的態勢。

打破民進黨無選不勝的神話

 這次選舉最重要的影響是民進黨無選不勝的神話被打破了。民進黨善於操作選舉,從選舉議題的設置到層層動員、造勢的能力,在近十幾年的多次各種選舉獲得印證,也幾乎成為戰無不勝的神話,國民黨、親民黨和新黨相形見絀。民進黨擅長操作的方式,一是操弄族群矛盾,以「台灣VS外來政權」的口號挑動本土選民,且屢試不爽;二是集中攻訐國民黨政權的原罪,標榜自己的改革與清廉形象,也多次吸引許多選民。

 不過,這兩手這次都不起作用了,原因很簡單,把台灣內部的問題再歸咎於「外來政權」或中國大陸,都已經沒有人相信,更重要的當然是民進黨執政僅僅5年,腐敗的速度卻是驚人的,不要說台灣的都市民眾都對此極為反感,即使是許多南部鄉村的選民也都察覺到了民進黨並沒有給他們帶來實際的好處,「頭家」僅僅是虛幻的標籤。前「總統府」副秘書長陳哲男牽連到高雄市的捷運工程弊案,更是重創陳水扁本人,扁的「台灣之子」形象蕩然無存,「第一家庭」以權謀私、以權發財,使民眾對扁的強烈不滿投射到對民進黨,投射到這次地方選舉,就有了台灣媒體所謂「變天」效應。

民進黨再起的能力不能低估

 國民黨主席馬英九對選舉結果的判斷是比較冷靜的,他強調是民進黨自己打敗了民進黨,而非國民黨打敗了民進黨。

 台灣內外的評論,多認為民進黨東山再起的能力不能低估,泛藍整合的前景也不樂觀。筆者覺得,民進黨當然不會就此一蹶不振,國民黨也不是因此就對08年的大選勝利在望;不過,民進黨目前這種陳水扁專橫獨斷的體制,早已背棄了其民主政黨的理想,如果只是在技術的層面作努力而不從整體反省和改革,就難有大的作為。民進黨「立委」、前陸委會主任蔡英文說「本土化要能適應全球化」,倒是一語道破,民進黨號稱要「海洋立國」,卻昧於全球化的大勢,完全不支持、不配合在大陸投資的台商,實際上將執政者應有的服務拱手相讓於在野黨。

國民黨選舉策略運用得當

 馬英九擔任主席之後的國民黨,在這次地方選舉中並非只是依靠對手的失誤而取得佳績的。在策略方面,至少有兩個重大的戰術運用得當。在投票前夕,馬英九力排眾議,毅然宣佈如果國民黨在縣市長選舉中不能取得過半的結果就將辭職。此一舉動,不僅提升了各地選民的投票率,因為馬英九的清廉形象不僅為泛藍的選民所喜愛,在中間甚至「淺綠」的選民中也頗有人氣,許多選民就是為了不讓馬英九辭職而在地方選舉投票給國民黨的,這又進一步成為台灣民眾對馬英九的一種信任投票和對未來期望馬英九成為台灣領導人的激勵。馬英九以此突破了過去那種做事比較謹慎的格局,顯示了敢於任事的新風格。

 國民黨在這次地方選舉中也開始運用各種新的策略,針鋒相對揭露和利用民進黨政府的腐敗來打擊對手。在地方選舉份量最重的是台北縣長,因為台北縣是台灣第一大縣且已由民進黨執掌政權14年,這次民進黨派出了年輕有為的羅文嘉與國民黨的周錫瑋對壘,雙方一度勢均力敵,後來由於有人公佈羅文嘉陣營賄選的錄影帶,使羅大受打擊,成為周錫瑋獲勝的重要因素。(本欄每周四刊出)(文匯論壇)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評論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