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2-13] 期待世貿會議創造「香港奇跡」
第六屆世貿部長級會議今日在港正式開幕。農業問題既是本次會議的焦點,也是會談成敗的關鍵。鑒於歐盟主要農業國法國目前的國內政治局面,該國不大可能同意歐盟在農產品問題上做出讓步。而且歐盟可能將農業與其他議題捆綁談判,更令達成協議面臨重重障礙。但是次會議能否成功,不僅直接關係到多哈回合談判能否於明年順利完成,同時還關係到世貿的未來走向。因此,我們希望與會各方,拿出對全球經濟發展的責任感,以誠意和智慧爭取創造出世貿發展史上的「香港奇跡」。倘能如此,則香港不僅可「名垂世貿青史」,還可享受到更多服務及貿易自由化帶來的利益。
目前世貿組織已在一定程度上背離了創立時的初衷。其突出表現是,不少發達國家只圖享受權力,希冀別國盡可能多地開放市場,卻不肯承擔應盡的義務,對自己沒有競爭力的產業則想方設法保護。困擾始於2001年11月的多哈回合談判,而引起發展中國家農民激烈抗爭的農業問題,即由此引起。歐美發達國家對農業及農民的大幅補貼,並以低價農產品傾銷發展中國家的行為,是導致發展中國家農民貧困的根源之一。世貿組織無法惠及貧困國家的現象,不僅給全球安全帶來隱患與危機,更直接威脅著世貿組織本身的存在。截止2005年底,各個國家和地區之間互相成立的全球自貿區與區域自貿區,將達到300個。假如本次香港會議不能促成各方達成更為公平的世貿協議,那麼,世貿組織將面臨進一步被「架空」的危險。
中國國內產業結構的梯度分佈、利益結構的多元化,使得中國很難確定單一立場與多邊談判中的利益相關者打交道。就中國而言,利益攸關的還不是農產品貿易問題,而是非農產品市場准入。自加入WTO以來,「中國製造」屢屢遭受歐美等國家和地區貿易保護主義之害,連帶在內地設廠的大量港商亦因之遭殃。因此,與有著固定談判時間表的世貿多邊談判相比,中國與歐美以及一些發展中國家之間需要在雙邊層次上解決的貿易爭端,更是燃眉之急。
假如今次會議能創造「奇跡」,對於東道主香港來說,無疑名利雙收。在有形的收益方面,香港不僅每年能至少節省77億元貨品出口關稅,而且本港的優勢產業服務業,也將獲得進一步向外拓展的機遇;在無形的收益方面,成功舉辦這次會議,不僅證明了本港具有舉辦大型國際會議的能力,向外界展示本港的會展業實力;同時,還有助於對外展現香港自由開放的國際形象,為香港的未來發展積累豐厚的無形資產。(文匯社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