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忘記密碼 | 加入最愛 | | 簡體 
2005年12月16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評論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2005-12-16] 自由貿易的全局視野

■陳文鴻 香港理工大學中國商業中心主任

 由於歐盟農業政策的內部社會和經濟、政治意義,修改不易。但美國的政策偏重於農工企業來賺取更大利潤和國內國外市場份額,並不關連到國家的社會、政治穩定和貧窮地區和社群的生計,實際上應該容易調整。但美國政府的堅拒調整正凸顯出美國貿易政策的性質:助強鋤弱。美國不改,歐盟難改,發展中國家連農產品國內市場亦受衝擊,怎樣可以在服務等其他競爭能力更薄弱的範疇讓步呢?

 香港特區政府在宣傳世貿組織的部長級會議時犯了一個基本性的錯誤——盲目歌頌自由貿易。這反映著兩個因素。

香港對自由貿易缺乏全局視野和考慮

 一是特區政府官員從香港作為自由港出發,把自由貿易等同於香港的利益,以香港的利益等同於世界的利益。簡單機械的思想方法裡看不出自由貿易包含的複雜國際貿易和經濟關係。就算在香港內部也看不到自由貿易與自由市場對不同產業、社群等的差別作用,似乎香港特區政府承襲了港英時期的自由市場、自由貿易意識形態一直堅持不變,連英國政府自由市場和自由貿易的實際立場和政策也理解不清。

 二是特區政府在國際經貿關係及談判裡認識不足,立場偏頗。既不明白國際經貿談判中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之間的矛盾,發達國家內部的糾紛,簡單地把香港的立場放在部分發達國家的談判主張之上,也不知道作為部長會議的東道主,應對世貿組織不同成員不同立場、主張,維持一定的中立、超然和諒解的態度。而香港作為中國的一部分,中國屬發展中國家的不爭事實,以及中國從國家利益出發的國際經貿政策考慮,在在也不應使香港的自由貿易主張與國家的主張南轅北轍,相互對立。

 這次部長會議期內特區政府的宣傳,正暴露了特區政府在經貿思想方面的港英政府管治因素和缺乏國家和國際視野,缺乏國家與國際的深度政策考慮。

發展中國家已難有讓步餘地

 或許特區政府急於求成,希望會議有結果(而只考慮到自由貿易趨向的結果),使香港宣言或香港協議成為世貿組織多邊談判的里程碑,從而提升特區政府的聲望和國際地位。可是世貿組織的談判自多哈回合開始便陷於僵局,僵局的關鍵是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的矛盾,其中恰正反映著自由市場及自由貿易對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不同的利益效果。會議談判要有成果只能通過妥協達成。問題是發達國家讓步,抑或是發展中同讓步?而讓步便涉及國家利益,涉及政府與國內利益之間的權責關係。自95年世貿組織成立之後,由於發展中國家在農業貿易開放市場一事上損失重大,有強烈被發達國家欺騙的感覺,發展中國家便一直不願意作單方面的讓步。事實上自農業自由貿易開始以來,農業生產和出口為主的發展中國家受到發達國家農產品出口的壓迫,經濟衰落,它們已難有讓步的餘地。而其他發展中國家中的大國,如巴西、阿根廷、印度,以及我們的中國,雖然經濟規模較大,產業回旋餘地較大,工業發展迅速,農業的重要性相對下降。但農業、農民、農村(中國所謂三農問題)對國家的經濟發展和社會政治穩定也極為關鍵。而對發達國家農業補貼政策的不公平競爭,反對聲音也越來越大。如巴西、阿根廷便於今年反對美國推動的美洲自由貿易區的成立,印度也加強南亞自由貿易區的發展。前者抗拒對國不平等、不公平的競爭,後者則以關稅因素,保護地區市場,排斥發達國家的補貼出口。

 事實上在會議期間在香港示威的韓國農民、東南亞漁民在世貿組織內反對的力量和影響有限。談判僵局的主要因素,在於巴西、印度為首的發展中國家,就連中國也只附庸它們的主張。

 即使在發達國家中間,美國與歐盟的矛盾亦極大,特別是在農產品補貼方面,美國一直試圖把責任推在歐盟身上,讓發展中國家去針對歐盟。實際上,美國在農產品補貼和貿易方面的政策措施,對發展中國家而言,對公平平等的自由貿易而言,卻遠比歐盟的政策為惡劣。美國不讓步,歐盟難以讓步,結果將使世貿組織的關鍵農產品貿易談判沒法可得到妥協,而農產品貿易未得發達國家的讓步,發展中國家又怎樣可以單方面讓步,開放服務、金融等國內市場,遵守對發達國家絕對有利的知識產業政策呢?

美國與歐盟在農產品補貼有著根本差別

 歐盟的基本做法是提高農產品的市場銷售價格,用補貼支持。在進口方面以關稅等方法限制,但對許多發展中國家,包括所有低度發展國家,歐盟則容許它們以特惠乃至全免關稅出口農產品到歐盟市場,享受歐盟市場的高價格利益。

 歐盟此舉在內是為了維護農業生產者和貧困及農業地區的利益。2004年前,歐盟15個成員,在農業上的世貿組織批准補貼限額為600億美元,比美國高。但歐盟一方面近年是把實際補貼在這個限額之下逐步減少。另方面歐盟農民達7百萬農莊,每個農莊的平均耕種土地只是18公頃。相對於美國,歐盟補貼的金額會較大,但主要是中小農戶。而在2004年歐盟東擴,增加了10個國家,農戶人口增加4百萬(57%),土地只增加30%,糧產增加10%-20%。受惠的農戶更趨於小農,人數更多。但新增農戶取得的補貼只是原有15國農戶的25%,平均補貼水平下降。而由於這些中小農戶在歐盟內屬於中下收入群體,某一程度上歐盟農業補貼政策反映著歐盟之內的社會政策,而不是為了增強農產品生產和出口競爭能力。事實上,歐盟的農產品價格高昂,高出國際水平頗多。故此補貼政策是妨礙出口。歐盟的農產品進口以發展中國家為主,高達6成以上,出口則以發達國家為主,在4成左右。且進大於出,長期農產品貿易逆差,對發展中國家的本國市場和出口並不構成明顯威脅。

 美國的農業補貼政策則明顯地是補貼大型農工企業,不是中小農戶。美國農莊平均耕種面積在200公頃以上,比歐盟農莊大10倍以上。因而補貼目的是為了市場競爭,為了保護這些大型農工企業的利潤,而不帶有在國內扶助弱勢社群、貧窮地區的意義。美國的補貼政策在95年後是加劇。原來世貿協議美國補貼限額為191億美元,可是近年卻是在限額以下逐步提升,而不是減少。而在2002年新農莊法案之後,補貼大有突破限額之勢。

 美國農產品補貼的方法與歐盟剛好相反,美國政府是定下一個指標價,美國農工企業生產的農產品在市場銷售達不到這個指標價,差額由政府支付。換言之,整個補貼機制是鼓勵美國農工企業為擴大銷量,而把價格降低,借助政府在價格上的補貼來擴大企業的收益。效果是不停壓價。壓價的結果是進口農產品不能與美國政府補貼本土產品的低價來競爭,而美國農產品出口也同樣可以借補貼來低價打擊其他國家的農產品。

 正因如此,美國農產品貿易長期享有順差。美國的進口主要是同樣由政府補貼支持的發達國家農產品,美國農產品的出口也主要是沒有當地政府補貼支持的發展中國家市場。與歐盟不同,美國沒有給予發展中國家,特別低度發展國家多大的關稅優惠,因此即使歐盟農產品關稅在30%比美國的12%高,歐盟減免稅優惠範圍比美國大,實際的關稅水平並不比美國高。

美國貿易政策性質是助強鋤弱

 從上述介紹可看到,發達國家的農業貿易政策的分別,歐盟的政策遠較美國的合理,也對發展中國家的打擊少很多。由於歐盟農業政策的內部社會和經濟、政治意義,修改不易。但美國的政策偏重於農工企業來賺取更大利潤和國內國外市場份額,並不關連到國家的社會、政治穩定和貧窮地區和社群的生計,實際上應該容易調整。而美國政府的堅拒調整正凸顯出美國貿易政策的性質,助強鋤弱。美國不改,歐盟難改,發展中國家連農產品國內市場亦受衝擊,怎樣可以在服務等其他競爭能力更薄弱的範疇讓步呢?

 香港會議難有成果,世貿組織的多邊談判似無實質進度的可能,此所以連中國也集中精力發展雙邊和區域貿易協議,香港特區政府對自由貿易的進度又為何著急呢?(文匯論壇)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評論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