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忘記密碼 | 加入最愛 | | 簡體 
2005年12月18日 星期日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新聞專題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2005-12-18] 長城不再萬里長

放大圖片

 近期,文物告急事件不絕於耳:河北承德避暑山莊70%的石質文物已瀕臨崩損坍塌;北京八達嶺長城滿目瘡痍,整個景區很難找到沒被刻過字的城磚,明代萬里長城牆體較好的部分尚存不到20%。北京市文物局局長梅寧華怒斥:「再不採取措施,文物將毀在我們手中!」——究竟要到什麼時候,人們才會意識到要珍惜那些久遠的歷史記憶!如果有一天,當人們再也找不回那「秦時明月漢時關」,再也認不出那挑起民族魂的中華脊樑,那麼我們還能擁有多少可以為之驕傲的文化瑰寶呢?

 【綜合北京新聞中心實習記者張萌、人民網、央視國際網消息】據中國長城學會調查表明,目前長城破壞情況十分嚴重。根據他們抽查的100多個點的情況來看,明代萬里長城有較好牆體的部分目前不到20%,明顯可見的遺址不到30%,牆體和遺址總量不超過2,500公里。

難找無字磚 遊客紛留名

 凡到過長城的遊人都會看到,在一些長城牆面上,殘留著不少遊客的「簽名」,有些留言還是外文的。它們一般是用鈍器刻劃或用塗改液、油漆噴塗在牆體上的。「根據留言的日期判斷,最早的刻寫發生於上世紀50年代。」中國長城學會工作人員介紹,長城沿線均不同程度地遭遇了「毀容」,「有的地段,甚至沒有一塊無字磚。」

 就在本報記者在長城採訪時,發現有人正在一箭樓高處刻字留念,問到為什麼要在此刻字,他解釋說是為了以後再來時能感懷一下,而且既然長城上已經刻了這麼多名字了,再多一個也無所謂。一位來自北京的楊先生告訴記者說,他覺得在長城牆壁被遊人刻畫的現象十分正常,這種現象從古到今就一直沒有停止過,所以也無必要對其進行保護。一位美國遊客則說,她理解人們之所以在長城上刻下自己的名字,是因為他們想要自己與這偉大的奇跡共存。

問責不到位 保護無實效

 中國長城保護學會一負責人向記者表示,目前,長城的保護工作原則上是由國家文物部門來執行的,但是由於近二、三十年來旅遊業的迅速發展,古文物保護工作已逐漸移交給了旅遊部門,而後又交企業負責,三方分工不明確是導致工作不利的重要原因。

 北京市文物局局長梅寧華最近表示,長城北京段跨6個區縣,長629公里,僅靠區縣文物部門幾名工作人員,不能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可考慮組織當地農民,負責對所在區域內的長城進行日常安全檢查,發現問題及時報告,可有效解決問題。

 中國長城保護學會稱,作為一個社會團體,他們正在積極向全社會徵集保護長城的建議,並且已經開通了長城保護方案徵集熱線,現在他們已經收到各方建議近千條,到年底他們將把這些建議與專家建議一同提交給國家文物保護部門。

大漠荒涼處 不見漢時關

本報駐甘肅記者 常劍虹、海青嶽

 近年來,雖然長城中出於形象和旅遊需要的部分「景點」已修復一新,如山海關、老龍頭和嘉峪關城樓等,但仍然有很大一部分遭到惡劣環境的侵害,或遭受人為的破壞。據考察:現在長城的基本情況是:只有1/3修復和保護基本完好,另有1/3殘缺不全,1/3不復存在。

 2003年,山西一村辦企業為擴建工程需要,竟然嫌一段長60米的長城「礙事」而將之拆毀,一段曾承載悠遠歷史的文化遺產頃刻間不復存在;2005年3月,記者來到曾被損毀的寧夏明長城遺址採訪時看到,一段被挖成長70米、寬30米、高10米深坑的明代長城遺址張著赫然大口……據了解,被損毀的長城遺址在當地被稱為「四方墩」,呈東西延伸,寬5米、高3米,城牆底為黃土夯築。

民間開礦拆長城

 近聞,賀蘭山麓的寧夏與內蒙長城內外仍在大興礦業,多處長城或被震坍,或被開豁口作運輸通道,更為甚者,當地有一段石壘長城己被人為拆毀,使不少有識之士大為痛心疾首。但內蒙古阿拉善左旗的相關部門領導卻對媒體「為何還在長城腳下新批多個採礦項目」的提問一臉茫然,明知利害卻避陳實情。顯然,這是當地重經濟發展,輕文化保護之決策使然。

 今年夏天,記者在敦煌採訪時專程拍攝了在荒漠中逶迤蒼莽的漢長城,當佇立在漢長城旁的烽燧上極目遠眺時,被荒漠吞噬而斷斷續續、支離破碎的漢長城盡顯疲態,或與荒漠合一,或被深埋雜草。

八達嶺長城「整容」無良方

 【本報訊】據中新社報道:一個月前北京開展了轟轟烈烈的八達嶺長城「整容」方案徵集活動,應徵者十分踴躍。但專家稱,真正科學的解決方案幾乎未見,這也意味著長城牆體「刻傷」問題一時無從解決。

 中國長城學會副會長董耀會說,開展八達嶺長城整容方案徵集活動就是要提高人們保護長城的意識,告誡破壞者:他們的行為會給中華文明造成永恆的傷害。《北京青年報》引述專家的話說,遊客登臨長城刻字留念,是文物保護意識普遍低下而形成的一種陋習。當務之急是要讓保護文物的意識深入民心,形成人人愛長城,人人護長城的局面。

承德斥巨資修復避暑山莊

本報駐河北記者 梁利崢

 今年9月10日至30日,承德市文物局利用20天的時間,對承德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現存的石質文物進行了全面普查。調查表明,經過300年的風化侵蝕,這些具有重要的歷史、藝術、宗教和文物價值的須彌座、塔基、欄杆、碑刻及石獅、石像雕刻,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損壞,其中70%的石質文物已瀕臨崩損坍塌,如果不立即進行有效的科技保護,在未來幾十年內,這些精美的石質文物將不復存在。

 據悉,承德市文物局目前已與西安文物修復中心簽訂了協議,將在今明兩年完成文物病害調查、文物保存環境評估、病害病因分析工作,並完成制訂治理方案和保護實施工作,預計整個工程約花費100萬元左右,包括人工、化學藥品、基礎環境治理等費用。

 承德市文物局主管文物保護工作的趙玲副局長表示,承德是文物大市,文物保護的資金缺口較大,每年的支出大概在5,000萬元左右,而國家、省、市撥款和自籌資金僅為1,000萬元,每年缺口約4,000萬元,現在已貸款1.2億元進行文物的維修和保護工作,她呼籲廣大有識之士對文物保護給予更多的支持。

文保缺人才 損失慘重

 正在國家文物局從事文物保護統計工作的魯迅博物館劉小和副館長在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現在全國所有博物館的館藏文物數以千萬計,但大多數都有不同程度的殘缺和破損,其實文物保護最主要的問題並不是資金,而是相關人才的缺乏和文物保護意識的薄弱。

 他指出,缺少文物修復人才的直接代價是,大量珍貴文物在當代消失。他說,目前有部分外行人從事文物保護工作,採用了不適當的手段,對文物本體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損失。一些人往往按照現代人的審美眼光或自己的好惡,在「保護」中對文物進行「改變」、翻新、「美容」、改造甚至偽裝,破壞了文物的本來面貌,甚至是徹底毀滅文物。正確的做法應是按原樣保留,適當加固,使之保存更加久遠。

 劉小和還介紹說,現在國家文物局進行迄今為止最大規模的「摸家底」行動,預計到年底將公佈國家文物總賬本。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新聞專題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