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忘記密碼 | 加入最愛 | | 簡體 
2005年12月19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評論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2005-12-19] 協議低於預期 仍可互利共贏

■劉雪琴 商務部研究院中貿部主任

 香港世貿部長會議代表昨天達成在2013年前取消農產品出口補貼協議。協議草案指出,成員代表同意在2013年之前逐步取消上述補貼,同時取消棉花出口補貼。草案也建議在明年四月底之前全面執行多哈回合談判的全面協議。雖然協議低於預期,但仍是可行的,讓發達成員與發展成員有可能實現公平競爭、互利共贏。

 發達成員不願在農業問題做出較大讓步,不斷施壓讓發展中成員開放市場,同時又限制對發展中成員的農產品進口;極力堅持對本國農產品的生產和出口給予高額補貼,卻堅決要求取消發展中成員的國營貿易。這種極力維護自身利益的雙重標準,是導致前幾次會議失敗的關鍵所在。

 此次重大國際會議在香港舉辦,再次向世界展現了香港在國際事務中的協調、服務能力及其對世界貿易發展做出的積極貢獻。會議的召開將提升香港的國際貿易、金融、旅遊及物流中心的地位。同時,也將為香港的商業、運輸、旅遊等服務貿易發展帶來新的商機。

發達成員的雙重標準

 這次部長級會議是在2003年坎昆會議無果而終,多哈談判陷入僵局的大背景下召開的。為了打破僵局,改善世界貿易秩序,WTO中的發達與發展中成員都對此次會議寄予極大的希望,期待會議能達成符合雙方利益要求的有關協議。日前,WTO總理事會通過了總幹事拉米提出的香港會議部長宣言草案。案文提出了有關發展問題、農業補貼和關稅減讓方面的技術細節、工業品減稅公式的內容及新成員的待遇問題等等。在上述問題中,農業問題無疑是一焦點,也是發達成員和發展中成員分歧和爭論最大的問題。矛盾主要集中在農產品市場准入、取消和減少對農產品的出口和生產補貼,實現公平競爭等關鍵點上。世貿組織統計顯示,90%的農業補貼集中在發達成員。發達成員每年用於農業補貼額高達3000億美元,超過世界農產品貿易額。大量的農業補貼使得發達國家的農產品在國際市場以非常低廉的價格銷售,從而嚴重影響了發展中成員的農產品生產。因此,發展中成員要求首先取消農產品補貼,然後才可談判農產品的市場准入問題。根據多哈會議精神,發展中成員在取消補貼和市場准入方面都應得到特殊和差別待遇。但是,儘管世貿組織舉行過多輪談判,迄今為止,發達成員都不願做出較大讓步。其不斷施壓讓發展中成員開放市場,同時又通過種種措施和手段限制對發展中成員的農產品進口;極力堅持對本國農產品的生產和出口給予高額補貼。同時,卻堅決要求取消發展中成員中的國營貿易。這種極力維護自身利益的雙重標準,引起所有發展中成員的極大不滿,也是導致前幾次會議失敗的關鍵所在。

應支持發展中成員滅貧

 發展中成員中超過三分之二的人口生活在農村地區,這也是全球貧困最嚴重的地區。因此,發展農業、促進農產品貿易對發展中成員消除貧困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從生產力發展的角度來看,發展中成員農業勞動生產率提高普遍緩慢,落後的傳統農業在農業部門中仍佔據支配地位。就生產關係而言,發展中成員的生產資料基本是個人佔有,在生產、流通及交換各領域都以勞動者個體為主,行業組織十分薄弱,這方面與發達成員無法相比。發達成員行業協會及農業企業的力量十分強大,如美國大豆協會、穀物協會等。這些非政府組織不僅發揮著有效的組織生產和營銷活動、提高競爭力的作用,而且扮演著技術傳播載體的角色。在多邊貿易談判中,來自行業協會的壓力往往是政府談判的很好借口。而發展中成員的大多數農戶在生產經營活動中處於高度分散的狀態,自身素質低、經濟實力不強、缺乏市場知識、難以承擔市場風險、在市場交易過程中談判地位低。因此,發展中成員政府有義務幫助他們減少或化解市場風險。由於發展中成員糧食生產規模小,抗風險能力差,組織化程度低,總體上不具備國際競爭力,因此,制定符合發展中成員實際的農產品國際貿易規則,促使發達成員減少和取消對農業的生產和出口補貼,也是支持發展中成員農業發展,減少貧困的一個關鍵內容。(文匯論壇)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評論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