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忘記密碼 | 加入最愛 | | 簡體 
2005年12月23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2005-12-23] 憶困難時期的中南海(下)

上一頁



■毛澤東與李訥在中南海散步。資料圖片

對李訥實行「三光」

 「唔,打掃乾淨。三光政策,不要浪費。」說完,毛澤東又把目光從女兒身上移開,轉向報紙,直到李訥把桌上的盤子都拾掇乾淨。

 目睹了這一情景的衛士,心裡很不忍。事後向毛澤東進言:「主席,李訥太苦了,我想……」沒等他說完,毛澤東就打斷了他:「和全國人民比較來說,她還算好一些的呢!」「可是……」「不要說了。我心裡並不好受,她媽媽也不好受。她是學生,按規定不能享受的就不能享受。」毛澤東歎了口氣說:「還是各守本份的好。我和我的孩子都不能搞特殊,現在這種形勢尤其要嚴格。」

 在困難時期,毛澤東曾有過一星期不吃米飯、7個月不吃肉、不喝茶的紀錄。周恩來過意不去關切地勸毛澤東吃一點肉,因為幾位領袖都跟著毛澤東不吃肉了。但是毛澤東的一句「你吃了嗎」的反問,就把周恩來的口給堵上了。

中南海裡搗雀窩

 為了使毛澤東增加營養,中南海裡負責為首長服務的部門領導費盡了心思。肉、蛋這些東西毛澤東絕對不碰,但是他不拒絕野食。像偶爾弄兩隻麻雀,在中南海裡撈點寸把長的小魚蝦,還是能勸他吃一點的。於是他們就打幾隻麻雀或掏兩個麻雀窩,或者用筐撈些小蝦。但這只能間隔一段時間搞一次,也不能一次量太大。否則,主席同樣不吃。

 在三年困難時期,毛澤東曾過了三個生日。從現在保存下來的菜譜看,這三個生日都過得相當簡單,與平時沒有多少區別。三個生日宴上,沒有酒,沒有壽糕,也看不出絲毫喜慶氛圍。1962年12月26日,毛澤東69歲生日,他只吃了早餐,晚上僅吃了一碗麥片粥。早餐時,毛澤東請了身邊工作人員一起吃,菜譜上記載著這樣幾道菜:「乾燒冬筍、油爆蝦、白汁鯉魚,雞油冬瓜球、炒生菜。」

劉少奇不搞特殊

 開創新中國的偉人,在三年困難時期,與民共苦,這是許多外人不可想像的,但事實確是如此。

 60年代困難時期,劉少奇的幾個子女還都很小,但他們都按照劉少奇的意見,堅持在學校住宿吃飯,和別的孩子一樣同甘共苦。當時許多人勸劉少奇和王光美把孩子接回家吃住、生活,可以比學校過得好一些,但劉少奇堅決不同意。他說:「國家主席的孩子應該和工農群眾的孩子一樣,不能搞特殊。群眾吃不飽,我們有責任。讓孩子們嘗嘗吃不飽的滋味,有好處,等到他們將來為人民辦事的時候,會更好地總結經驗教訓,再不要讓人民吃不飽飯了。」



■朱德50年代在中南海,帶著朱和平和朱援朝種蘭花。資料圖片

青海給總理送魚

 當時每個家庭除了在自家門口開一小片荒外,中共中央辦公廳機關還在1960年春天,在北京郊區的西山附近,建立了一個農副產品生產基地。機關幹部和工作人員輪流去那裡參加勞動,每人每年去一個月。去勞動的人,每天補助一斤糧食。

 1961年春節前青海省委知道黨中央機關生活艱苦,從青海湖打了2,000多斤鯉魚,送到國務院,說是給周總理送魚,並請周總理轉送黨中央。

 周恩來得知後立即指示:第一,這種做法是錯誤的。困難時期黨中央應該和人民同甘共苦,不能接受這樣的饋贈;第二,既然魚已經送到北京再返回耽擱時間可能腐爛,就由北京二商局按市場價格收購,隨即在市場上出售。中共中央機關和國務院一斤也沒有留。

曬太陽抵抗飢餓

 到了1961年,食物缺乏的情況好像比上一年更有過之。在北京第十三中學上學的鄧樸方就感覺學生食堂的雜麵饅頭越吃越小。中學生正是能吃的時候,一個饅頭咬幾口就沒有了。乾的沒了,大家就搶著喝稀的。一桌8個人能喝上盆棒子麵粥,喝得肚子脹鼓鼓的。但畢竟是稀的,過一陣子肚子就又生出了飢餓感。

 就在這時,鄧樸方他們從報紙上看到某位大科學家提出「少活動,曬太陽」可以抵抗饑餓的介紹。繼而又有人換算出曬多少時間相當於吃一個雞蛋。他們便立即傚法之,每天中午飯後就走到操場上,往沙坑裡一躺,開始吃這種「太陽雞蛋」。

 在中南海裡的機關裡,大概也是受這種宣傳的影響,在每正當午之際,也大啖「太陽雞蛋」。

兄弟錯飲青梅酒

 吳慶彤的女兒吳繼平還記得她的兩個哥哥,當時都是在長身體、放開肚子猛吃猛喝的年齡,在那個時候總是吃不飽。實在受不了了,就在家裡亂翻,只要找著什麼吃的,就吃個精光。結果老是因此打亂大人的計劃,挨大人的打。

 有一次,他們在家裡找了半天,什麼也沒找到,找到一個裝滿綠色液體的瓶子。他們嘗了嘗,那液體又甜又辣也不知是什麼?兩人開始還不敢多喝,後來實在餓得難耐,便把那液體喝光了。這下不得了,喝完後,他們都倒在了床上,直到晚上都沒醒過來。原來那是一瓶青梅酒。(摘自《中南海備忘錄》)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