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忘記密碼 | 加入最愛 | | 簡體 
2005年12月27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評論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2005-12-27] 政改方案夭折 香港何去何從

■周八駿 資深評論員

 儘管特區政府將在2006年集中精力發展經濟、改善民生,但是,樹欲靜而風不止。儘管2005年香港經濟形勢為推動經濟轉型創造了多年來難得的機遇,但如果特區政府和社會各界無法集中精力於經濟發展,則難得的機遇很可能稍縱即逝。在這樣的意義上,政改方案夭折不僅是香港政制發展的十字路口,而且是香港經濟轉型的十字路口。2006年香港政局如何演變,應當引起香港全體居民高度關注。

 在香港特別行政區短短8年半的歷史上,2005年無疑是十分重要的一年。

 這是8年半來香港經濟形勢最好的一年。儘管2005年本地生產總值實際增長率低於2000年和2004年,但是,2000年是在全年通貨緊縮、2004年是在上半年通貨緊縮的條件下分別錄得本地生產總值實際高增長,而2005年是低通脹下的高增長。2005年失業率和就業不足率均顯著低於2000年和2004年。2005年特區政府財政收支狀況更是2000年所不能望其項背,較之2004年也有明顯改善。困擾香港多年的結構性通貨緊縮已經結束了。困擾香港多年的結構性失業和結構性財政赤字已經顯著得到緩解了。香港經濟轉型雖然尚未取得重要突破,但是,經濟轉型的條件從來沒有似今天這樣喜人。

幾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更重要的是,2005年香港政治發生重大變化。上半年,順利實現行政長官中途更替。年中,呈現罕見的社會和諧氣氛。然而,下半年,特區政府關於2007年行政長官和2008年立法會產生辦法的議案(簡稱「政改方案」),卻未能獲得立法會三分之二多數通過,政制發展遭遇一次挫折。

 面對2005年經濟形勢持續好轉而政治形勢跌宕起伏,耳聞2006年時間老人的腳步日益逼近,人們不能不思考一系列問題。

 (一)政改方案為何夭折?

 首先,必須承認,政改方案夭折在本質上同2003年《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立法受阻毫無二致,香港社會存在著深刻的基本政治矛盾和政治分野。其次,政改方案夭折也反映香港缺乏成熟的政治團體、政治人物。

 (二)政改方案夭折後,香港政局向何處去?

 儘管反對政改方案的政治團體、政治人物表示繼續同中央保持溝通的願望,但在重大政治議題上一再表現毫無妥協餘地,讓人怎麼相信溝通有求同存異的誠意和效果?

 陳方安生選擇在12月4日參加遊行、12月19日舉行記者會,表明她選擇了一條政治不歸路。正如一些評論已經指出,作為特區第一屆政府政務司司長和最高級公務員,陳方安生的行動不僅意味著某種政治力量同特區政府和中央政府的矛盾將進一步由立法會走向群眾運動和街頭鬥爭,而且衝擊和動搖傳統公務員的「政治中立」原則。香港的政治格局將變得更加涇渭分明而又錯綜複雜。

 (三)政改方案夭折後,行政長官「強政勵治,福為民開」的施政綱領會不會受消極影響?

 無可否認,新任行政長官與各政治團體、政治人物的政治蜜月結束了。實踐提供了兩項寶貴經驗:一是僅僅依靠民意支持不足以爭取政治團體、政治人物支持特區政府重要議案,因為香港的公民社會與政治社會的結合程度有限。二是在政治團體、政治人物反映基本的政治矛盾和政治分野的背景下,特區政府不得不面對「順得哥情失嫂意」的抉擇。

2006年香港政治不會太平

 (四)政改方案夭折後,中央與特區關係會發生怎樣的變化?

 中央與特區關係包括中央與特區政府關係、中央與香港居民關係、中央與香港政治團體和政治人物的關係等三方面。中央處理這三方面關係的基本準則是「一國兩制」,主要手段是《基本法》。政改方案夭折當天,國務院港澳辦和香港中聯辦相繼發表聲明,都表示將繼續支持行政長官和特區政府依法施政。中央關愛香港居民的態度沒有因為《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立法受阻而改變,也不會因為政改方案夭折而改變。某些政治團體、政治人物與中央的關係,則取決於他們的實際行動而不是惺惺作態的表白。

 政改方案夭折,決不意味著有關香港政制發展的鬥爭結束,恰恰相反,是香港政制發展新一輪鬥爭的開始。2006年,某些政治團體、政治人物一方面將繼續糾纏2007年行政長官和2008年立法會產生辦法的本地立法,另一方面將在普選時間表上發難。陳方安生公然挑戰行政長官是否同意2012年普選,為某種政治力量設定了2006年及嗣後政治議題和政治話語。2006年香港政治不會太平。(本欄每周二刊出)(文匯論壇)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評論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