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6年1月3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園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古典瞬間:詩人王之渙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6-01-03]
放大圖片

顧 農

 在兩千多位唐代詩人當中,存世之作甚少而名氣卻非常之大的,絳郡(今山西新絳)人王之渙是一個突出的典型。《全唐詩》(卷253)中只收錄了他六首詩,而在幾乎任何一種唐詩的選本中,在任何一本文學史中,都少不了王之渙其人及其作品,特別是他那首《涼州詞二首》其一:

 黃沙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三位詩人的賭局

 寫邊塞風光,寫征人哀怨,單刀直入,含蓄有力,確是佳作。唐人薛用弱《集異記》(卷2)記載的「旗亭畫壁」的故事更大大增加了這首詩的知名度,故事說王之渙與王昌齡、高適一起在旗亭喝酒時,來了一批「梨園伶官」,也就是職業的歌手,於是三位詩人約定,看這些歌手都唱些誰的詩,被她們唱得多的算勝出。他們聽到第一個唱的是王昌齡的七絕,第二個唱的是高適的五絕,第三個又唱王昌齡另一首七絕,王、高分別在牆壁上畫上記號,表明已經得分;王之渙坐不住了,說已經唱過的幾個都是「潦倒伶官」,水平比較差,且看她們當中長得最漂亮的那一位唱誰的詩,如果還不是我的,我算服了你們,如果是我的,那你們得向我下拜,承認我水平最高。結果那位「最佳者」唱的恰恰是王之渙的「黃沙遠上白雲間」,於是他得意之至。伶官們聽說幾位著名的詩人在此,熱情地請他們一起喝酒,於是酣醉終日云云。這實在是藝林佳話,雖然出於小說家言,不妨相信確有其事。後來辛文房在《唐才子傳》(卷3)中也記載這個故事,則說「最佳者」唱過「黃沙遠上」一首以後再唱兩首,又都是王之渙的詩。這大約是後人層層加碼的演義了。

「黃河遠上」還是「黃沙遠上」?

 值得注意的是,《集異記》和《唐才子傳》所記「最佳者」高唱的王之渙詩,首句均作「黃沙遠上白雲間」,到比較晚的時候這一句才變成「黃沙直上白雲間」(《唐詩紀事》卷26)或「黃河遠上白雲間」(《全唐詩》卷253)。從詩的意境看,自然是後來出現的「黃河遠上白雲間」更高明,黃河之水天上來,倒過來看,則是「黃河遠上白雲間」了。但問題在於王之渙本來不是這樣寫的。「黃沙遠上白雲間」寫的無非是涼州的強沙塵暴,與「一片孤城萬仞山」共同構成荒涼可怕的景象,這才逼出最後的「春風不度玉門關」來。為王之渙改詩者不知為何許人,絕對是詩林高手,真有點石成金的高招。前後一字之差,意境發生很大變化,在修訂本裡詩意已經不完全是蒼涼,而是也很有些壯觀,有些雄放了。但是我們如果討論的是王之渙本人的詩,那麼我們只能欣賞他筆下「遠上白雲間」的黃沙,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登鸛鵲樓》版權有誤

 王之渙的另外一首名作是《登鸛鵲樓》,詩云: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這首詩也有些麻煩,因為有可能不是王之渙的作品。《全唐詩》雖然將它繫於王之渙名下,但註云:「一作朱斌詩」。在成書很早的唐人選唐詩著名選本《國秀集》(該集所收作品最晚到天寶三年)中,其作者就是朱斌。朱斌是很不出名的詩人,《全唐詩》(卷203)只收錄了他一首詩,也就是以「白日依山盡」開頭的這首《登鸛鵲樓》,題下註云:「一作王之渙詩」。《全唐詩》的編者態度很謹慎,對這一著作權有爭議的問題沒有下結論。

 那麼究竟是朱、王兩位詩人中誰的詩呢,現在當然是不容易弄清楚了,但宋人范成大《吳郡志》卷20引《翰林盛事》(唐德宗時代張著撰)有云:

 朱佐日,郡人。兩登制科,三為御史……天后嘗吟詩曰:「白日依山盡,黃河北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問是誰作,李嶠對曰:「御史朱佐日詩也。」賜彩百匹,轉侍御史。

 如果這一記載可靠的話,此詩的作者是朱佐日,而佐日很可能是朱斌的字。《國秀集》在介紹《登鸛鵲樓》一詩的作者時,署為「處士朱斌」,一個武則天時代當過侍御史的人而被稱為「處士」,很有些奇怪;所以這裡有兩種可能,或者《國秀集》的編者芮挺章把事情弄錯了,或者這個朱斌與武后時代的朱佐日並不是同一個人。但是總而言之,在《國秀集》和《翰林盛事》這兩部唐朝人編撰的書中,此詩都與王之渙無涉。

 將《登鸛鵲樓》歸之於王之渙,見於宋朝李昉等人奉敕編撰的大型總集《文苑英華》(卷312)。後來影響很大的《唐詩紀事》亦從其說。二書時代較晚,未必可信。鸛鵲樓是蒲州(今山西永濟)一處著名的建築,名人題詠甚多,唐德宗時李翰作《河中鸛鵲樓集序》(《文苑英華》卷710)提到在鸛鵲樓上題詩的著名人物,只說「前輩暢諸題詩上層,名播前後」,後來又提到幾個詩人,而始終沒有提到王之渙,也沒有提到朱斌。「白日依山盡」這首詩大約沒有直接題在鸛鵲樓上。

 有人給「詩人」一詞下定義道:指有一首或幾首詩被人們記住的人,也指有幾句或一句詩被人們記住的人。相反地,有人寫過成千上萬首所謂詩,卻並非詩人。這個定義很好。詩人王之渙正可以作為一個典型的正面例證。(文中標題為編輯所加)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園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