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6年1月6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園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筆行天下:簾外夕陽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6-01-06]
放大圖片

 ■九霄環珮琴

 ■白 樺

 十二月二十日晚,突然接到友人、華僑企業家何作如先生的電話,問我有沒有興趣聽一場古琴演奏?演奏者是古琴大師李祥霆先生。

 我問他,琴呢?他告訴我,是他在零三年嘉德春季拍賣會上斥資三百餘萬競拍到的一張「至德丙申」製作的「九霄環珮」。

 啊!僅僅是「至德丙申」四個字就驚了我一身大汗。我所以如此震驚,並非僅僅因為它的古老和稀少,倖存於世的唐琴已經不足二十張;而是它竟然出生在一個顯赫而又悲慘的年份。

 「至德」是唐玄宗李隆基第三子李亨倉皇即位於甘肅靈武的年號。「丙申」即「至德」元年,也是唐玄宗「天寶」十五載,亦即公元七百五十六年。那年七月之前還是「天寶」,七月之後就是「至德」了。那是一個血淋淋的年份!那是一個浮華至極的年份,也是李隆基昏聵至極的年份,更是民眾貧困至極的年份!總之,一個凶年惡歲!前一年,「天寶乙未」,二月,安祿山奏請唐皇李隆基允許他以三十二名番將頂替他屬下的漢將,這顯然是安祿山謀反的前兆,朝野上下,洞若觀火,而且宰相韋見素曾經極力勸阻,唯獨李隆基不信。果然,九個月之後,這個坐擁天下重兵、位極人臣的安祿山祭旗反於范陽。叛軍鋒芒所指,官軍望風披靡。「至德丙申」正月,安祿山稱帝。六月,潼關失守,哥舒翰降於安祿山。唐明皇倉皇西巡,在馬嵬坡屈於兵變,被迫降旨縊殺愛妃楊玉環,演繹了一幕「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的千古悲劇。七月,太子李亨即位於靈武。從此,戰亂頻仍,大唐一蹶不振。一千二百四十九個年以後,竟然還能看見一張製作於「至德丙申」年的七絃琴!僅此,就值得一聽!去!我當即就答應了。何人演奏?中央音樂學院教授、古琴大師李祥霆。在哪裡?在深圳。什麼時間?明天下午。

 第二天午間我就在雲海之上飛行了,下午三時抵達深圳。時值嚴冬,「紫苑」茶館卻溫暖如春。好一所精緻、清雅的茶舍!此時,那張朱紅色的「九霄環珮」就擺在大廳西窗下的琴几上,一抹斜陽透過窗外的蕉葉、竹簾和窗內盆栽的竹影,投射在七根神秘的琴弦上。那是引吭高歌之前的靜謐,聽眾就座,卻悄然無聲。

 據說,在周文王之前,古琴只有五根弦,文王在悼念王子伯邑考的時候,發現五根弦難以表現他江河一般的悲哀,增加了一根弦。在武王誓師伐紂的時候,發現六根弦難以發洩他雷霆一般的憤怒,又增加了一根弦。到了後世,即使是有了比文王失伯邑考更深的哀慟,七根弦也夠用了。即使是有了比武王伐紂更大的憤怒,七根弦也夠用了。

 主人何作如先生允許我走近古琴,正如古籍所描寫的那樣,弧形的琴面象徵天,平坦的琴底象徵地,所謂「天圓地方」者也。通體佈滿小蛇腹斷紋,那是悠長歲月留下的烙印。琴背池上陰刻琴名「九霄環珮」,龍池下刻「清和」二字,另有略晚些時的刻印兩方印記,一為「汾陽後裔郭京家藏」,一為「東坡蘇軾珍賞」。

 「至德丙申」四字在琴腹內,雖然一半已經剝蝕,尚能依稀辨識。面對這張稀世名琴,我的思緒再一次飛到了公元七百五十六年。古籍記載,唐時已經有了古琴業,手工製作並出售古琴。其中最著名的有雷霄、郭亮、張越、沈鐐四家。專家認為,今天僅存的十幾張唐琴,可以認定均為雷氏所製。這是因為雷氏琴不僅被唐賢所器重,而且更被宋賢所器重,他們以收藏雷琴為樂事,並記錄於著述之中,為後世識別唐代雷琴提供了依據。四川雷氏造琴,相繼了三代人,計有雷紹、雷霄、雷震、雷威、雷儼、雷文、雷玨、雷會、雷迅九人。其造琴活動從開元起到開成止,前後約一百二十餘年,經歷了盛唐、中唐、晚唐三個歷史時期。從《陳氏樂書》、《琴苑要錄》所記可知,雷氏的紹、霄、震、威、儼五人為盛唐開元間人,屬於雷氏的第一代。「九霄環珮」應該是雷氏第一代所製精品。《六一居士詩話》論雷琴曰:「其聲清越,如擊金石。」「九霄環珮」之音正是如此。有人根據「至德丙申」四字就認定眼前這張「九霄環珮」是皇家宮琴,甚至是李亨的御用琴。如果可以做如是想,難道它是李亨在戰亂裡登基之後臣下的貢品?可是做為流亡皇帝,還負擔著指揮戰爭的使命,行宮在漫天烽火中沉浮,哪裡還會有弄琴的雅興呢?諂媚者豈不是很笨麼!

 至此,我有了一個更加浪漫的設想。或許是太上皇流落成都時,製琴大匠雷氏所獻?!啊?!——這個想法連我自己都吃了一驚。琴!難道你見證過「蜀江水碧蜀山青,聖主朝朝暮暮情」麼?「行宮見月」、「夜雨聞鈴」,你都在明皇身邊麼?當劫後餘生的李隆基回到長安,在落葉「紅不掃」的階前,你伴奏過李隆基和淚的悲歌麼?從「遲遲鐘鼓初長夜」一直到「耿耿星河欲曙天」。之後,李隆基、李亨在同一年相繼辭世,這把琴或許經他們的後繼者代宗李豫或德宗李適之手賜給了郭子儀的後人郭京。於是,你的背上就有了「汾陽後裔郭京家藏」的印記。你逃過延綿了多年的安史之亂,也躲過了中唐、晚唐的殺戮,以及五代、十國的混戰,居然還能完整地呈現在北宋偉大詩人蘇軾的眼前,給予他驚鴻一瞥。東坡先生是在哪裡「珍賞」你的呢?琴!是汴京?是密州?是被他比作西子的杭州?還是他的謫地黃州?惠州?儋州?北宋之後就是風雨飄搖的南宋了,至於元、明、清……更是不堪一提。總而言之,你和多災多難的中華民族一起,在戰火硝煙中穿越一千二百四十九個年頭,才倖存至今!今天,人們只能臆測。至於你實實在在的故事,恐怕已是難以查考的了。琴!你能說點什麼嗎? (未完.待續)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園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