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6年2月22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園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歷史與空間:謠言與一個王朝的覆滅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6-02-22]
放大圖片

 ■朱德春攝影作品:《夕陽染紅秦王宮》。

劉緒義

 公元前213年,貴為天子的秦始皇剛剛從北邊巡視回來,謠言女神便降臨到他身邊。

「謠言」在中西方身份不同

 有童謠唱:「亡秦者胡也」。《史記.秦始皇本紀》載:

 始皇巡北邊,從上郡入。燕人盧生使人入海還,以鬼神事,因奏錄圖書,曰「亡秦者胡也」。始皇乃使將軍蒙恬發兵三十萬人北擊胡,略取河南地。三十三年,發諸嘗逋亡人、贅婿、賈人略取陸梁地,為桂林、象郡、南海,以適遣戍。西北斥逐匈奴。自榆中並河以東,屬之陰山,以為十四縣,城河上為塞。又使蒙恬渡河取高闕、陽山、北假中,築亭障以逐戎人。徙謫,實之初縣。禁不得祠。明星出西方。三十四年,適治獄吏不直者,築長城及南越地。

 這個五字謠言在古代並不被視為謠言,而是當作讖語,有預卜未來吉凶之意。之所以被看作是讖語,就在於這句話後來被驗證了。同時也可看出,中西方文化的一個很大差別:西方文化歷來重視謠言的研究,有謠言女神和謠言詩學;而中國文化中沒有謠言女神和謠言詩學。謠言被納入陰陽、天命觀。這一點我們還可從古代許多謠言中看出,謠言以人言為載體進行傳播,但中國古代許多謠言是最初是以讖語形式或刻在石頭上,或藏在魚腹中,有的還藏在天相中,爾後再傳播開來的。

 今天仔細分析這句五字謠言,當然不是要追究是誰造了這樣的謠言。追究是誰造了謠是沒有意義的。謠言是一種集體行為,「一條消息必須得能傳到許多人的耳朵裡才能稱之為謠言」,「它由公眾製造同時又代表公眾」。我們試圖通過對它的分析,建構中國古代的謠言詩學。

「胡」是指「犬戎」還是「胡亥」?

 為甚麼會出現這樣一句五字謠言?誰是最先造謠者?為甚麼會以這樣的內容來表現這句謠言?這些似乎都是無法回答的天問。但通過歷史事實仍可發現些蛛絲馬跡。

 首先這句謠言出現的時機正是秦始皇從北部邊境巡視歸來之際。秦始皇巡邊的目的一來是展現自己一統天下的偉大功績,向黔首們昭示自己的威德;二來安撫邊境。但謠言偏偏出現了「胡」字。「胡」是秦王朝對北部邊境少數民族的通稱。早先周王室滅商借力於胡,西周的滅亡也與胡(犬戎)有關。胡對秦朝也構成一定威脅。也正為如此,當秦始皇一聽此謠言,首先採取的應對措施就是發兵北境擊胡,繼而進一步的舉措便是修築長城。在此過程中,秦始皇為自己選擇了自己的掘墓人,陳勝吳廣便是被徵發前往戍邊的士卒。

 然而,有意思的是,謠言中的「胡」最終指向的卻不是對秦構成威脅的「胡」,而是蕭牆之內,自家的兒子胡亥。秦始皇為何沒有想到此「胡」呢?從當時秦朝的政治來分析,秦始皇自不必想到此「胡」會是斷送自己江山的罪人。秦歷來重視法家學說,在他的封建制下,自己的兒子是和普通平民一樣的,沒有特殊的權力。況且,在秦始皇的眾多兒子中,胡亥只是其中的第十八個兒子。但歷史偏偏給秦始皇開了個天大的玩笑,政權偏偏落到了此「胡」手上。此「胡」之所以成為秦二世也僅僅是命運給他開了個玩笑。原因只是一個叫趙高的宦官害怕秦始皇的法定繼承人長子扶蘇而製造出來的一個陰謀。「謠言和人一樣,不是『從石頭縫裡蹦出來的』,它也是一種複雜造物的結果,來自歷史,影響歷史,更闡釋歷史」。由此,我們不難發現,這句五字謠言實則道出了秦王朝的全部政治和短短的歷史。

秦亡於謠言

 這句謠言生動地證明了「它(謠言)的真偽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及時。另外還要以謠言的形式亮相。它原本是通過『聽傳』來傳播的,這也是它最初的傳播媒介。『聽說』、『有人說』、『有傳言說』,這些字眼正是謠言女神由耳及心的鑰匙」。

 時隔不久,又有新的謠言相繼出現了。同樣出自《史記》:

 三十六年,……有墜星下東郡,至地為石,黔首或刻其石曰「始皇帝死而地分」。始皇聞之,遣御史逐問,莫服,盡取石旁居人誅之,因燔銷其石。

 又:

 秋,使者從關東夜過華陰平舒道,有人持璧遮使者曰:「為吾遺高池君。」因言曰:「今年祖龍死。」使者問其故,因忽不見,置其璧去。使者奉璧具以聞。始皇默然良久,曰:「山鬼固不過知一歲事也。」退言曰:「祖龍者,人之先也。」使御府視璧,乃二十八年行渡江所沉璧也。於是始皇卜之,卦得遊徙吉。

 一篇《秦始皇本紀》就詳細記錄了三則謠言,秦始皇與謠言女神的關係可謂深矣。與其說秦朝是亡於農民起義,倒不如說是亡於這些謠言。

 謠言製造歷史,也改變歷史。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園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