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有調查指出,近年來中國的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但看不起病的人也越來越多了。 資料圖片
「看病難」、「看病貴」——這兩個百姓申訴短語,在今年「兩會」期間與「構建和諧社會」、「科學發展觀」、「新農村建設」等政治用語並駕齊驅,成為「最熱門話題」之一。
有調查指出,近年來中國的人均GDP上升了,而公共衛生費用所佔的比重反而持續萎縮,導致個人衛生負擔急劇增加。從1980至今,農民的人均純收入增長了30多倍,城鎮職工的工資增長了20多倍。然而與此同時,到2003年時,在衛生總費用中,個人支出竟增長了122倍以上。
百姓生活水平提高了,但看不起病的人也越來越多了。據衛生部的統計資料,全國有48.9%的病患者不去就診,29.6%應當住院的病患沒有住院。更可怕的是,生一次病往往可以使已經脫貧的農民重新一貧如洗,這樣的情況甚至在相對富裕的城市也無法避免。有關資料顯示,城市貧困戶中有30%是因病致貧。
從「看病難」到「因病致貧」,普通百姓的身體健康沒有得到切實的保障。醫療改革過程中需要被「改」掉、「革」去的根本問題在哪裡?綜合「兩會」代表、委員和有關專家的意見,醫療體制的落後、國家財政投入的不足是醫療改革最難癒合的兩大傷疤,由此而引發的諸如基層醫療滯後、藥價虛高、檢查過濫等種種問題,都需要追本溯源以求解決之道。 ■本報兩會報道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