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6年3月19日 星期日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藝粹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英雄慣見亦異人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6-03-19]

文:張近平

 看罷同流工作坊的《不期而遇的男人》,今屆香港藝術節的戲劇節目也看畢了。這是一齣「靜態」的戲,誠如胡海輝在場刊的描述,它的戲劇動作不在外部,而在人物的內心,舞台上可以說是「無事可演」。劇作家敢寫出來,大不了就成了「案頭劇本」,供人閱讀取樂,給刁難的反而是導演,他需要為這個戲賦予色彩和趣味,在平淡中見真趣,絕不容易。

 法門之一固然是「挑選」名角。由鍾景輝和鄧萃雯來演這個粵語版本,大概不作他選,兩位的演出也可用「悉力以赴」來概括。然而,礙於劇本的地域意趣,在開首的三分一戲分裡,戲味彷彿仍未入港,及至鄧萃雯決定要向鍾景輝採取行動,戲味才漸衍生,大概是非戰之罪吧。

 法門之二,就是加多一點舞台美術的處理。演出加入投影,盡覽歐洲火車站及火車行進時窗外的風景,為演出添上「詩意」。

 不過,詩意只能持續一時,當全場數十分鐘也在看兩個充滿詩意的知識分子玩猜心遊戲,或說著不痛不癢的個人煩惱,到底這些事跟台下這些凡夫俗子有何關係呢?老實說,如果不是名演員去演,那麼台上那兩個人的「生生死死」其實真的「於我何干」。

 故此,劇作者其實是否在跟我們展示一個「英雄慣見亦常人(甚至是怪人)」的處境?一男一女,一個名作家,一個仰慕作家的書迷,他們各自在近距離相遇,自始不談一句,即使最後交談了,也是蜻蜒點水,彼此保留了自己,沒有見到對方「真實」的一面。或許在現實世界裡,人的創疤太多、缺點太多、污點太多,當你認真去看,「神話」也就會給戳破。所以這戲開首花大筆篇幅去讓角色獨白,就讓觀眾「認識」他們「真相」的一面。

 從這個層面去看,兩位「星」級演員的台上呈現也似乎稍嫌「乾淨整潔」,如果把他們的演繹賦予多一點成癖成癮、滿腹牢騷的奇怪色彩,表裡的對比鮮明一點,戲劇的張力便會增強了。

 或許現代人是太忙了,但求表象「過到骨」,其他也無暇深究了。故此,《不期而遇的男人》裡的名作家,才可以安然繼續做他的「名作家」了。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藝粹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