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實在覺得香港演藝界各自向政府伸手,簡直有點像「千手觀音」,甲界認為演出場地不足,要政府加以援手,乙界更希望政府撥地建永久演出場地,丙界又說從業人員青黃不接,要求政府協助。(協助什麼呢?是否撥款培訓接班人?)單是一個演藝界就有近十個界別,界界都要分餅仔,而且「胃口」不小,如果政府有求必應,恐怕整個「西九」要開銷一半(何局長、曾特首還要整日為此忙碌奔波)。
老實說凡是表演都可以稱為藝術,但整個組合與演出卻是不折不扣的商業行為,場地要付租金,每個參與者——包括表演與技術人員,都要領薪酬,入場觀眾更要付昂貴的票價。演出賺了錢班主自然袋袋平安,因此萬一虧了本,一力承擔亦理所當然。市場永遠是最公平的供求調節者,以「韓風」為例,韓片、韓劇、韓星受歡迎,連零食、雜貨、衣物、旅遊,都以韓字當頭,幾時見政府出手「幫拖」。
又不久前,北角唯一可演出舞台劇的新光戲院,業主要收回另作別用,整個粵劇界震天,最後由何局長出面斡旋才得以暫時延續,試想,如果粵劇藝術當行,觀賞者眾多,班班開台戲院門前都大排長龍,票價賣得貴,班主賺得多,院租水漲船高,業主又怎會輕易收回改作別用。
阿姐說,粵劇界青黃不接,然後又說琴姐已七十多歲,阮兆輝、尤聲普都六十歲,新一輩如蓋鳴暉、衛駿英亦已入行廿年。這是否認為粵劇演員斷層?若然,則場地的缺乏正是供求的配合。說到這裡,我反而佩服流行曲界,一個紅館,就令他們感到分配得如此恰當滿足,大家賺得腰包腫脹,無他,商業主導耳。 ■秋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