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6年4月22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港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鄔維庸:願做論政蝴蝶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6-04-22]
放大圖片

 ■鄔維庸出席維園城市論壇後,與場外一班支持者握手及問候。

 2003年,是香港回歸後最飽受挫折的一年。這一年,沙士爆發、樓市跌至谷底、負資產的情況嚴重,經濟前景黯淡,政府要為23條立法,7月1日有50萬人走上街頭遊行,後來一位司長與一位局長辭職。■主持人:江素惠

 這一年,有一位醫生,他同樣是當醫生的兒子感染了沙士,但他沒有埋怨政府,也沒有埋怨特首董建華,相反的,他處處維護政府,為董特首政府辯護,敢於批評那些批評政府的人。在那時一面倒的倒董輿論氛圍下,不管你是否認同他的意見和他的言論,但是你總不能否認他是個勇敢的人,說出自己認為應該說的話,他就是鄔維庸醫生。

大學畢業即與政治結緣

 如果每個人的事都是政治的話,鄔維庸應該說很早便參與了政治。他在接受訪問時表示,自己大學一畢業便已關注政治事務。由擔任香港醫學會會長開始,又參加了很多香港政治的諮詢委員會,並積極參與代議政制的發展,加上後來參與基本法的起草工作,從此與政治結下了不解之緣。

嘆論政難免被斷章取義

 鄔維庸在政治上的「敢言」形象鮮明,更有人認為他是當權者的喉舌,當江素惠問起這個問題,鄔醫生坦然面對批評,並笑說:「應該不可以這樣子說。」他認為,為民喉舌便要理性去看問題,為民喉舌應該是全面的、理性的、對群眾是一致的,而當整個輿論出現偏差的時候,表達另外一方面的聲音,能夠起到平衡作用。

 談到與傳媒的「互動」關係,他亦不禁嘆息:「記者找我十次,最多兩三次會報道。而兩三次中,登出來的最多是我發表的意見的十分之一。」他表示,可能每個香港的政治人物都會有這種感覺,就是往往自己想講的媒傳不報道,但只要講錯了一點點,就會被抓出來報道。

自比愚公移山 不計後果

 不過,作為政治人物,鄔醫生認為這是不可避免的風險:「自己要去處理好這風險。因此我有意見要他們去報道的話,不得不加一些花絮,煽情一些,希望可以報道,背後的意見重點就可以出來了。」

 主持人以孫中山、魯迅的醫者論政為例,問及鄔醫生是否也覺得「學醫只能救人的生命,不能救人的靈魂」時,鄔醫生笑說不敢抱有這麼大的想法,但魯迅、孫中山先生都是他的偶像:「他們是有大志的人,因為有大志,自己給自己壓力,往往有失望,我只想做一隻蝴蝶,我的言論會造成很大的影響,我是愚公移山,不管後果是多是少,我都不會失望。」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港聞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