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文:麥 琛
太平清醮可能是眾多香港傳統節慶中最廣為本地市民、甚至外國遊客熟悉的一個。箇中原因很多,反映著該節慶的多元特色,引人入勝。
對年紀稍大的人來說,那座眾節慶中獨一無二的「包山」及其在1978年塌下導致24人死傷,使政府下令禁絕「搶包山」這項傳統活動的決定,可能是有關太平清醮最深刻的記憶。對外國人來說,搶眼的飄色會景巡遊可能是節慶最吸引人的地方。雖然飄色並非長洲獨有,亦非源自長洲,但自引入長洲後,由於每年舉行,居民累積相當經驗,所以花款較多,島上飄色隊伍甚至會獲邀請出外表演。
對年輕一輩來說,時髦潮流是生命的重要組成部分。1996年李麗珊替香港奪得首面奧運金牌,使眾人更注視孕育這位「風之后」的長洲,連帶小島上其他事物也受到關注。甚具本土特色的動畫電影《麥兜故事》(2002年公映),也許是首次把搶包山的歷史真像,以影像(攀爬家中組合櫃)投射到3歲到23歲青少年的眼前。
打醮期間居民齋戒沐浴
長洲太平清醮為北帝誕的一項活動,北帝(玄天上帝)為道教神祇,據說曾於清末在長洲顯靈,撲滅瘟疫,故在當地備受尊崇。「醮」即清醮會,流行於南中國一帶,由民間集資聘請道士主持儀式,有祈求平安,超度亡魂,驅除厄運等功用。
長洲居民在打醮期間會齋戒沐浴三天。「有些較誠心者,更會齋戒達兩個月之久。」本身為長洲原居民的區議員李桂珍說,家居及公眾地方都會有大規模清潔行動。「連家裡的床板也會拆出來洗;從前更會用消防喉來『洗太平地』,現在政府的食物環境衛生署則會配合時間作街道清洗。」在春夏濕氣熱氣最重之際作齋戒沐浴及大掃除,本身就有預防瘟疫疾病的作用,或許這就是「北帝顯靈」這種神秘主義以外的解釋。在經歷過非典侵襲的今天,如此打醮新釋,顯得格外有趣。
鋼製包山基座更注重安全
在宗教典儀以外,長洲太平清醮最醒目的標誌便是飄色會景巡遊及搶包山兩個節慶氣氛最濃厚的活動。飄色是始於明末清初流傳的民間傳統藝術,由天真活潑的小孩,裝扮成民間流傳的故事人物,以立體舞台的形式遊行表演,娛樂坊眾。由於舞台的特殊設計,站在其上的小孩,恍如站在刀尖、杆頂,甚至凌空浮起;鄉民合力抬著前行,使舞台上下微動,更顯「飄」的特色。
飄色是民間主導的活動,由長洲四大街道(北社街、新興街、興隆街和中興街)及另外一些團體自發參與,而由香港長洲太平清醮值理會統籌。飄色舞台的製作在正式巡遊前一般都不公開,以期達到驚喜效果。現時大部分舞台都由機動花車承載,只有興隆街仍堅持以人手抬,維持傳統。搶包山在停辦26年後,於去年首次恢復舉辦,只是內涵稍有轉變,與時俱進。其實「搶」的元素在不少中國民間傳統都有滲入,例如元朗天后誕的搶花炮(已停辦),以至一般舞獅的競逐採青。除了由於要爭奪神明的庇佑,也多少有鄉民競賽奪威的意味。復辦後的搶包山更趨體育化,注重參賽者安全,除棄用竹搭建成的三座包山,另建基座穩固的鋼製包山外,參與者更要配載安全繩索,像攀山運動一般。雖然風味是有點不同,但亦反映鄉俗的一種自然演化,未嘗不是進步的表現。
長洲龍脈地節慶不舞龍
舞龍舞獅在中國節日幾乎是必備節目,但注意長洲是不舞龍的,據說是由於長洲乃龍脈所在,舞龍會產生衝突。遊行中也能看見長洲眾多廟宇內的神像被「請」出巡遊,除了北帝外,常請的還有觀音、關帝、城隍、土地等。儀式中先將諸廟神像請進神棚,再抬神棚出遊,在典儀結束後送回廟內供奉。長洲的北帝像與外間的稍有不同,是沒有鬍鬚的。相傳一次北帝顯靈,化成老翁撲滅火時,鬍子被燒掉,所以神像從此沒有鬍鬚。
白字戲是長洲太平清醮另一特色節目,它是在廣東省海豐、陸豐一帶流行的戲曲,每年都會在打醮後安排演出。 如此繽紛節日,除了吸引遊客,並代表香港本土特色之外,更重要的是作為長洲居民本身的生活一部分。「我們甚至會說:『即使過年不回來,打醮也要回來呀!』」去年的搶包山冠軍郭嘉明,就是長洲原居民。傳統節慶,凝聚鄉民,增強歸屬感,也算是一種神明祝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