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6年4月28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新聞專題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佛誕特輯.100萬信徒 靜思洗心垢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6-04-28]
放大圖片

文:麥 琛

 聖人降世,是一個宗教的頭等盛事。基督教的聖誕節在歐美文化主導的今天在全球大行其道,而佛教的佛誕,在以東方文化為根基的香港社會有著重大意義。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與基督教、伊斯蘭教並列),源於印度,在中國發揚光大。香港居民多為華籍,佛教相當流行。據統計,全港近700萬居民中,佛教正信徒有近100萬。香港佛教聯合會秘書長區潔名解釋說,佛教正信徒是指施行過皈依禮,正式皈依佛教三寶(佛、法、僧)的信徒,100萬的數字雖非精確數字,但是由全港約500個佛教組織(寺院、精舍、蓮社等)的會員數目推算出來,有一定可信性。

佛教不排他 更顯先進性

 雖然100萬信徒仍未構成大多數,但佛教在非信徒的生活裡也有一定份量。本地居民信奉羅馬天主教的有20萬,基督教60萬,道教50萬,伊斯蘭教7萬。「即使不計算佛教正信徒及其他宗教信徒,在餘下的約400萬人中,很多都用祭祖拜神的習俗,與佛教有一定共通性,所以香港人對佛教並不陌生。」不過區潔名補充說,燃燒祭品非佛家正統教義,但若善信為求心安而遵從傳統民間儀式,僧侶也不會阻止。「佛教是不排他的。」這在多元文化的當代社會,更顯其先進性。

 「基督教有其聖誕節,佛誕也與之類似,是佛祖釋迦牟尼的誕生日。」長久以來,佛誕都不以作為消費享樂的節日而著名,反而是個寧靜的反思日,是在煩囂俗世裡洗淨心垢的一個好機會。

 「都市人平日工作忙碌,營營役役,沒有機會靜思。在佛誕這個休憩日,我們可以坐下來,思想自己的對與不對。」對於未認識佛教的人來說,佛誕假日正好讓他們有機會接觸佛教的慈悲平等。「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眾生平等。與人和善,不因為對方與自己有任何血緣或利害關係;感同身受,真切體會別人的處境,才是真正憐憫。」佛教作為平和的宗教,可能是釋除世界紛爭的一種潤滑劑。

浴佛節典故來自古印度

 作為一般市民,佛誕當日有甚麼活動可以親身參與,體會「佛法無邊」?佛誕又名「浴佛節」,浴佛是一個傳統佛教儀式,大眾在佛誕當日,恭敬供養,以香湯(浸有香花的水)灌沐佛身,燃香散花普供諸佛,洗滌自身塵垢,使外離身垢,內離心染。浴佛所用佛像多為孩童模樣,稱為「太子佛」。佛祖出家前本為古印度迦羅衛國王子,誕生時他東西南北各行7步、步步生蓮,天上九龍噴水,為其洗浴,今天的浴佛節,即來自這一典故。

 佛誕當天,香港主要的佛教廟宇都會舉行盛大的慶祝活動,成千上萬的善信會虔誠參與浴佛慶典。擁有全世界最高戶外青銅坐佛的大嶼山寶蓮禪寺,是頂禮膜拜的活動重點之一,當日善信可享用由寶蓮禪寺僧人預備的美味齋菜。而在新界屯門的妙法寺,亦有類似的盛大慶祝典禮。旅客如於佛誕期間訪港,可參加大嶼山觀光團,親臨寶蓮禪寺,親身參與莊嚴的浴佛儀式,並順道遊覽大嶼山的主要景點。

公眾可免費參與浴佛慶典

 此外,港九各地寺院佛堂及公眾場所都會擺設灌佛盤,在盤中的蓮臺上安置著一手指天、一手指地的釋迦太子金像,旁備香湯,供坊眾浴佛,部分地方會舉行大型佛誕慶典,免費讓公眾參與(詳見另文)。

 自2001年起,香港政府把每年四月初八(本年為西曆5月5日)列為公眾假期,成為全年唯一東方宗教節日假期。區潔名表示,其實本地佛教界為此爭取已久,並曾兩度逾10萬人聯署上書,終在近年得償所願。在假日肉體得到充分休息時靜思己過,功效可能更大;佛誕假期提供一個寧靜時空讓公眾接觸佛家哲理,讓這一東方宗教學說得以燈火相傳。

歷久不衰:佛教在中土發揚光大

 世界各國現時普遍採用的曆法,是以基督教的聖人耶穌的誕生為基準,本年是耶穌誕生第2006年。其實,佛教也有類似的曆法,佛曆是以佛祖滅度(過世)之年為基準,該年按南印度羯陵伽國迦羅羅王在優曇耶耆利所立的碑文推算出來的,約為紀元前543至544年。1954年,世界佛教徒友誼會第三屆大會於緬甸仰光舉行,決議佛曆元年為紀元前544年,故本年(2006年)佛誕為佛曆第2550年。。

 佛教源自印度,但在發源地自公元13世紀初就絕跡了,反而流傳中國後,按語系劃分成三派(南傳、漢傳、藏傳),把原生佛教全部承繼,發揚光大,並傳往日本、韓國、東南亞以至歐美。

 浴佛是源於印度的佛教儀規,類似的浴像儀式在更早的(婆羅門教)印度教裡也有奉行。浴佛儀式很早就在中國流傳,《三國志.吳書.劉繇傳》記載了東漢末年廣陵(今江蘇揚州市)、彭城(今江蘇省徐州市)一帶的俗佛盛況:「……每浴佛,多設酒飯,布席於路,經數十里,人民來觀及就食且萬人……」自宋元以後,中國各地大都定四月初八為浴佛節。

浴佛程序

 一般坊眾浴佛可能不太拘於正儀,但其實浴佛作為儀規,有既定程序:

 1.坊眾分東南西北面對面肅立

 2.唱《戒定真香》讚

 3.誦《般若波羅密多》心經

 4.三稱「摩訶般若波羅密多」(意譯:依靠自心的大智,到達解脫的彼岸)

 5.佛號中依次浴佛

 6.禮成,唱《迴向偈》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新聞專題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