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6年6月2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港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港醫學研究揚威海外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6-06-02]
放大圖片

 ■沈祖堯早年研究以抗生素攻克幽門螺旋菌的世界難題,解除了病人須長期服食胃藥的痛苦。資料圖片

 【本報訊】(實習記者 趙紫蕾)本港醫學研究屢創佳績,成果頻頻在國際權威雜誌發表,成為世界醫學學術界的一支重要創新力量。

發現母體血漿含胎兒基因

 今年1月,研究胎兒核酸已17年的中文大學李嘉誠醫學講座教授盧煜明,憑發現母體血漿內含有胎兒的遺傳基因,帶來革命性的創傷產前診斷而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這項研究有助於驗出胎兒有否患上乙型地中海貧血症,更可用於檢測鼻咽癌、肝癌以至唐氏綜合症。

人體找到潛在基因L-SIGN

 同期香港大學研究人員於人體內找到一個與生俱來的基因L-SIGN,能有效分解、消滅沙士病毒,並減低3成感染率。因此,只要讓沙士病人服用能刺激L-SIGN增生的藥物,或透過驗血挑選L-SIGN基因強的醫護人員照顧病人,便能有助預防沙士蔓延。這項發現對於治療病理機制與沙士相似的禽流感、愛滋病等不治之症,亦都很有幫助。

發現自閉童腦部灰質較少

 另外,港大醫學院精神醫學系於去年7月,透過對比自閉症兒童及健康兒童的腦部掃描,首次發現自閉症兒童腦部負責控制社交及情緒區域的灰質明顯比一般兒童少,這些區域的連接亦較弱。

 這一發現解釋了自閉症患者較難辨認陌生人的臉孔和社交能力較弱的原因,令醫學界對自閉症有進一步的了解。

解開兒童「早老症」之謎

 去年6月港大醫學院生物化學系亦解開兒童「早老症」之謎,當人體內一種名為「核纖層蛋白A」的基因出現突變,便會導致DNA的損傷修復功能出現問題,造成基因組不穩定,加速衰老過程。是次發現可讓科學家研究出新的防衰老方法,以延長病童壽命。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港聞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