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神仙眷屬》是華嚴第一部全對話小說。照片由作者提供
黃仲鳴
廣東社會科學院於六月十九日至二十二日舉辦了一個「華嚴創作學術研討會」,主辦人許翼心教授力邀參加。我一直在拖,蓋未曾深研過華嚴的作品也。後來許老兄一道最後通牒:不來廣州,一於割蓆。無可奈何,唯有挑燈夜讀,硬啃華嚴,竟然給我啃出一個課題來,再而通宵執筆,期限之日,攜稿北上,得晤不少聞名已久、兩岸三地的學人,共聚多日,竟也樂融融。
老實說,在讀書時代,即已知台灣女小說家華嚴之名。她的處女作《智慧的燈》,在坊間隨時可購買得到,也曾粗略翻過,未有深刻印象。畢竟那時我只嗜武俠說部、三十年代作家,和台灣的李敖、白先勇等人的作品,對郭良蕙、瓊瑤、華嚴這類流行小說家,僅涉獵而已。想不到若干年後,要寫一篇華嚴小說的論文。
答應參加研討會還有一個原因,久悉華嚴乃書香世代,她原名嚴停雲。祖父是清末的翻譯家、思想家嚴復,父親嚴琥也是學界中人,到了她這一代,卻成了女小說家,而且還是多產的小說家,有這背景,遂熬夜捧讀成文,赴穗一睹嚴復後人的丰采。
由《智慧的燈》開始,華嚴一共寫了十九部長篇小說,一部短文集,一部遊記,和一部短篇小說集,如此著作等身,要我短時間看完,實在要命。幸好,在粗略的翻閱後,給我找出一點新意,就是她的「全對話小說」。當然,「全對話小說」並非華嚴首創,但以長篇鉅製的形式來書寫,動輒二十萬字,華嚴確是先行者;而且,在「全對話」下,小說所具備的三要素:人物、情節、場景,她如何展開、如何控制、如何交代,確值得我們探討。而在書寫的過程中,她所費的心力,也是一種冒險的歷程。就沿著這個思路,和追溯「對話小說」的系譜,終被我有所發現,再以吃快餐的速度,草之成文,對許老哥終算有了一個交代,也保住了我們的友誼。
華嚴一共寫了四部長篇全對話小說,即《神仙眷屬》(一九八三)、《不是冤家》(一九九三)、《兄和弟》(一九九四)、《出牆紅杏》(二○○○);另有四篇短篇全對話小說,即《萬紫千紅》、《大體之愛》、《三色堇》、《樂園之巔》。由這篇目可以看出,華嚴是如何喜愛「全對話小說」。由最早的《神仙眷屬》開始,到今年五月發表於台北《中國時報》的〈樂園之巔〉止,前後歷經二十三年,其情不減不滅,如非年已老邁,相信她還會續寫下去。
由於講者甚多,時間逼促,研討會取消了講評,只聞宣讀而無評者意見,是為美中不足。有些講者更不知時間限制,滔滔不已,致會場氣氛有時流於沉悶。最後是華嚴的回應,幽默而風趣,令我胸中的暑氣、悶氣,一消而去。
通宵達旦讀華嚴、寫華嚴,任務完結後,在穗通宵達旦看世界盃,疲累之身,更添疲累,興致卻濃郁。特此一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