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6年7月12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人物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當務之急修正評價體系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6-07-12]
放大圖片

 有人質疑朱曹二人的論文在「二流期刊」發表,丘成桐代為反擊。(資料圖片)

 丘成桐對國內時下流行的評價體系提出了尖銳的批評:

 在某些高校排名榜上,有多少院士、長江學者,乃至有幾位傑出青年,當作上榜的重要理由。於是出現高校競相高價聘院士、長江學者的現象。「為甚麼不去比世界一流的成果,比破解了多少猜想?」他擔憂官商勾結延伸到學術界,會出現官學勾結,甚至出現買官鬻爵的現象。

 在中小學,「奧數」居然成了指揮棒。一些著名高校拿著錄取通知書直接到中學招收奧數獲獎者。「這樣的指揮棒導致的惡果,是引導了一大批中小學師生不再對基礎課教學有興趣,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做難題、做怪題上。這簡直是誤人子弟!做奧數只能培養考試能力,不會培養思想能力。做奧數決不能成為數學大國!」

 在一些高等院校,把發表論文或獲獎的數目當作晉陞、評優的必要條件,而課堂教學的水平、學生的評價則放在次要的位置。「有些論文即使發表了也沒有多少價值,有些論文還沒有發表就會引起強烈反響,論文是否發表與水平沒有必然聯繫。這種評價體系必然導致論文抄襲、論文買賣、賄賂編輯等惡習的產生,學界的圖慕虛榮也與此有關。」丘成桐認為,一旦某個領域被身染惡習的權威把持,就有可能出現爛一片的後果。

 丘成桐向記者表示,評價體系與學術氛圍有因果關係,評價體系的失誤,會滯緩中國科學的發展,「修正評價體系已經刻不容緩!」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人物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