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本報記者 郝君兒
零團費旅遊團無日無之,而由零團費衍生的為人詬病的痼疾依然未見根治。由於沒有基本的團費收入,旅行社唯有安排旅客瘋狂購物收取回佣填數,遊客被無良導遊與「黑店」「痛宰」的新聞經常見諸報章,香港旅遊業因而蒙污。誰之過﹖一位資深導遊接受本報訪問時透露,明知迫客購物是飲鴆止渴,只會自取滅亡,但為生計所迫只好屈從。
從事導遊工作廿年的梁先生在談到接待零團費旅遊團時慨嘆:「我們都笑自己係死老千!」更甚者要被迫墊付車資、為門票包底,旅行社又訂下「按人頭2,500元」的消費目標,不達標者帶團免問,連應得酬勞都會一拖經年,如此景況下,「業內稍有良心的早已轉行,還在做的,為了錢就什麼都說得出、做得到了」。
旅行社「畸形競爭」搶客
據梁先生透露,「零團費」大行其道令業界經營生態愈趨畸形,大小旅行社不單不收錢,更爭相付出每人300元的代價向內地接待單位搶客,一旦成團即無條件提供食宿接待,目的只為遊客在商店購物後可分得的豐厚回佣,「一般都會集中去售賣珠寶玉石、手錶或貴價電子數碼產品的店舖為主,貪單單大刁(大生意Ideal),行內不明文規定,旅行社可分得消費額的3至4成」。
「追數電話」逼導遊「努力」
負責接待的導遊首當其衝成為旅行社的「捽數對象」。梁先生表示,旅行社早兩年要求導遊作出每名遊客消費1200元的保證,今年目標已升至每人頭「最低消費2,500元」。導遊一踏入商店,電話就響個不停,旅行社會即時致電追問情況,查詢遊客人均消費,如反應欠佳更會即時責備甚至威脅導遊,以「點解做得唔好?」、「你表現唔好下次好難再有團接」等說話迫令導遊「努力」。
梁先生表示,入舖僅一小時,導遊可能已接獲10多個追蹤電話,導遊無奈下被迫將壓力轉嫁至遊客身上:「唔到你唔迫遊客買野,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導遊都要開飯,個個都鬧導遊無良,但我們其實都是為勢所逼」。他透露,旅行社明言「做不到的大可休息」,不達標者沒有懲罰,但「由得你數星期甚至兩三個月無團帶,生活唔到就由得你過主」。
墊支接客 欠薪無從追討
梁先生解釋,導遊帶團的工資行內一般會押後45天才收到,加上接團時要為旅行社墊支如車費、司機工資等開支,往往未得酬勞已先付出數萬元,但45天只為假定數,如導遊「幫得手」,糧期當然準,但「表現欠佳者」,薪金卻會一拖經年,「曾有行家被拖數成年都追不回,加上墊支足足成十萬元」;梁先生透露,淡市期間,旅行社會要求導遊預先購買大量景點門票「包底」,務求將風險轉到導遊身上,「反正門票甩手了,導遊賣出與否與旅行社無關」。
守正不阿、努力工作,本是天經地義。但在「零團費」的環境下,要做一位「出色」導遊,竟要收起良心,講大話,實在令人辛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