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6年9月18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是愛女心切?是專制霸道?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6-09-18]
放大圖片

本報記者:李浩彰

 「學生應否談戀愛」是一個老掉牙的問題,然而儘管學生在學期間戀愛已是平常事,仍有不少父母為此而與子女糾纏不休。為了使子女更集中精力讀書,考取一個更佳的分數,家長各出奇謀,如限制逛街時間、強迫上補習班等,更甚者有家長與子女簽訂具法律效力的「不戀愛」協議書,違者將遭減少生活費的懲罰。父母望子成龍心切,然而兩代之間的關係要以一紙合約來維繫,又是否合理?

 中國人是一個崇尚誠信的民族,做事講求一諾千金,最忌被人罵言而無信。買賣中用以維繫及保障雙方利益的是一個「信」字,所謂「牙齒當金使」,其意是雙方只要承諾,交易便算成了。然而不知從何時開始,人們開始不守承諾,於是有了「口說無憑」的說法,為了使生意能夠繼續,於是便有了「合約」的出現,以一紙文書加指押,白紙黑字的將條款清楚列出,一經簽訂,不得反悔,以此作為維繫雙方承諾的憑證。

大一新生為主 女生佔多數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這種合約制度不僅盛行於商場上,亦滲入了溫情洋溢的家庭之中。早前有報道指出,浙江衢州有父母為了使子女不要因兒女私情而誤了大事,於是與子女到律師事務所簽下「在校期間保證不談戀愛」的協議書,規定父母與子女間的權利及義務關係,並要求子女需與異性保持友好的距離,逾越者將會被扣減生活費。簽訂對象一般以17、18歲的大一新生為主,亦不乏15、16歲的中學生,尤以女生佔多數。

誰是誰非 難論對錯

 對於這樣一樁新聞,站在不同位置的人自會作出不同的回應:子女會認為父母過於專制;而父母則會認為這是「為子女好」的表現。故此,我們若要分辨誰是誰非,似乎是一件不大可能的事,因當中並不存在一種對與錯的是非標準。或許,將這新聞作為一種客觀的現象來分析,能為現今兩代的關係作出反思。

感情與金錢掛鉤 關係變質

 在炒風盛行的現代社會中,不少人說,子女是一種長線的投資。奧運金牌得主李麗珊亦在廣告中指出,養大一個孩子需要400萬元。這種說法似乎將兩代之間的感情與金錢掛鉤。另方面,不少子女亦會因父母不給他們買奢侈品,就抱怨父母不愛他們。可見物質成了衡量兩代之間關係的標準,長此下去,父母與子女的關係只怕越來越勢利,甚至變質成一種僱主與僱員的關係。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