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6年10月18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娛樂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電影的發達一條龍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6-10-18]

 有十八年歷史的灣仔影藝戲院,尚有約四十天就要結束了。短短兩三年間,銅鑼灣區戲院繼新利舞台、紐約之後,要結業的又快多一家了。有人嘆息,沒有戲院誰會拍戲,其實也不必這麼悲觀,影藝不過是一家超迷你戲院而已,沒了她,只要其他戲院上座率高一個巴仙,已可彌補有餘。反而從戲院一家一家的結業,電影界應看清楚一個事實,這就是談電影不能只談製作(最近也談創意),而把製作以外的整個電影行業置諸不顧,他們總以為自己把電影拍好(之前還要人家代為解決融資問題),海外發行,本土上映宣傳等問題,理所當然會有人代為操勞,殊不知電影製作所遭遇的問題,雖然複雜而艱巨,至少還有製成品的水準高低去調節,但發行上映卻一點馬虎不得,因為電影的零售店舖,是百分百做生意的,他們哪管你什麼藝術創意,他們只看電影能否吸引觀眾,若是上映水準不夠,勉強上映,座上小貓三四隻,亦難逃幾天就要「割」的命運,製作人總會說,給影片多幾天的機會,讓口碑傳開去,希望影片能愈映愈好,似此情形是有的,但千中無一,經營戲院的,怎會每日賠數千元來替製作人醞釀希望。

 其實哪一個行業都一樣,存與廢是市場話事,八十年代中香港電影全盛期,三數年間戲院暴增四、五十家,無他,業權人不愁租出,經營者有大利可圖耳,如今戲院逐一凋零,皆因電影盛時不再。有人因戲院結業,建議求助於政府的電影界。暫擱軟件先談硬件,筆者不禁要問:要政府協助融資拍片,又要先談「硬件」,是否還要政府立法規定,每人每周要到戲院看港產片一次,因為這才算發達一條龍也。■秋子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娛樂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