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6年10月19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孔子學院「遍地開花」中國軟力量建設正悄悄進行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6-10-19]

一些知情的專家說,中國政府的軟力量建設,雖然表面上沒有明說,暗地裡正在悄悄進行。以孔子學院為例,這個海外漢語教學機構自2004年首倡以來,至今在全球開辦了80所。他們表示,今年內孔子學院將衝上100所大關,超前完成國家原計劃到2010年創建孔子學院100所的目標。

《聯合早報》報道,據悉,中國政府大力推動孔子學院「遍地開花」,在歐洲設立孔子學院的費用是中方與外方各承擔一半。在第三世界,孔子學院的費用則全部由中國承擔。

此外,中國政府也設立制度,通過派發高額獎勵金,鼓勵個別出版社將中國圖書翻譯為外文,加強中國文化對外傳播的力度。這是在不對外宣傳的情況下低調進行。

這些跡象顯示,隨著中國國力的增長,中國軟力量與其大國地位不相稱的尷尬已引起高層的重視。

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前主任趙啟正數次提醒其國人注意英國前首相撒切爾夫人的一段談話。撒切爾夫人說,中國不會成為超級大國,因為中國沒有那種可以用來推進自己的力量,從而削弱西方國家的具有國際傳播影響的學說;中國出口的是電視機而非思想觀念。現在看來,當局正採取行動改變軟力量薄弱的窘境。

從戰略上看,儘管中國「全方位外交」進展顯著,中國面對的國際局勢實際上並非更安全,反而可能更具風險。中美兩國在宗教和人權觀念上的深層矛盾,東北亞國際局勢的演變,包括日本的右翼轉向以及中朝關係生變,都可能給中國帶來安全隱患。

在這種背景下,建設軟力量,加強本國文化魅力與吸引力,能夠為中國營造友好的國際環境,為和平崛起鋪平道路。從這個角度說,中國建設軟實力的道路,既是進取式,也是被動與守勢的。中國的軟力量只能小心翼翼低調經營,以免助長中國威脅論,增加他國的疑慮。

另一方面,中國軟力量建設「只做不說」也和中國當前實在找不到可能對世界產生吸引力的主流價值或主體意識形態有關。官方意識形態式微,連一些中國地方領導對馬克思主義都產生懷疑,自然難以成為中國文化對外傳播的主角。中國古代哲學與儒家思想或許是中國文化中最具魅力的部分,但儒學與官方意識形態的矛盾未徹底解除,這是官方高調宣揚儒學的障礙。

在上個月頒布的「十一五」文化建設規劃中,外界還看到中國文化建設的另一路徑,是大力發展本國文化產業,提高市場化水平,鼓勵文化創新,明確知識產權保護等。中國估計是從韓國影視文化和「韓流」興起中得到靈感,在提升國內文化產業時,中國其實也是以另一種方式來推動國家軟力量的建設。 

中國政府上個月中旬推出了建國以來第一部五年文化規劃綱要。在長達65頁的報告中,很大篇幅用來詳細說明國家建設公共文化服務和文化產業的目標與方法,但關於文化對外交流的內容,合計不到四頁。報告對於近年中國文化對外傳播最顯著渠道——孔子學院,略去不提,也避開對「軟力量」的直接討論。

報告開篇介紹「十一五」文化發展重點時,重申中國文化要「走出去」,要「主動參與國際合作和競爭,加強對外文化交流,擴大對外文化貿易、拓展文化發展空間,初步改變我國文化產品貿易逆差較大的被動局面」,「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的文化開放格局」。

不過,談到文化對外交流的具體方法,報告內頁只籠統表示要拓展對外文化交流和傳播的渠道,培養外向型骨幹文化企業,通過整合資源和突出重點來「擴大我國文化的覆蓋面和國際影響力」。(星島環球網)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