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6年10月19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以孔子誕辰為中國教師節建議書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6-10-19]

中國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生命,儒家文化是中國文化的主流血脈,而孔子則是儒家文化的集大成者和中國文化的象徵符號,也是人類文明史載以來的第一位教師。在此,我們鄭重向社會各界和有關部門建議:以孔子誕辰,即9月28日,作為中國的教師節。

孔子本乎仁愛之心,志於濟世救民,一生弘道不輟,其德其行彪炳千古,其言其文澤被後世;孔子志道據德,依仁遊藝,祖述前哲,昭啟後賢,創立了儒家學派,奠定了中國文化的雍容氣象與中和特質;孔子敏而好古,整理典冊,刪述六經,推行大道,中國上古文化賴是以傳,中國後世文化賴是以立,中國文化賴是五千年而一貫;孔子學而不厭,誨人不倦,首開私門講學之風,有教無類,弟子三千,賢者七十,被古人尊為至聖先師、萬世師表。孔子不僅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在世界範圍內有著廣泛影響,是人類精神文明的主要導師。

「建國蒞民,教學為先。」教育是強國之要津。我們充分肯定現行教師節設立二十多年來對中國教育事業所做出的重要貢獻。它喚醒了全社會尊重教育的意識,營造了全社會尊重教師的氛圍,提高了教師的社會地位,激發了教師的榮譽感和責任感。但我們認為,現行教師節缺乏必要的歷史意蘊和文化內涵,而以孔子誕辰作為教師節,不但可以彌補這一缺憾,而且對於促進中國文化的重光、中國社會的和諧,特別是中國教育事業的發展,都具有無可估量的作用。

"國於天地,有與立焉。"一個國家和民族必須有自己的文化根基和價值持守。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傳統深厚的文化大國。中國文化與中華民族凝為一體、互相涵育,榮辱與共、生生不息,已有五千餘年。我們確信中國文化自有其內在的、合理的、恆久的價值。我們反對文化上的民族虛無主義。我們憂慮西方文化大行其道而中國文化漸行漸遠。我們呼籲國人對中國文化採取溫情和敬意的立場。我們主張繼承和發展、弘揚和光大中國文化。我們也相信,隨著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中國文化必然會走上復興之路。我們認為,以孔子誕辰為教師節,可以增進國人,尤其是作為中國未來之希望的大、中、小學生,對孔子的瞭解和同情,對中國文化的認同和皈依,進而增進國人對中華民族的歸屬意識,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提供厚實的文化基礎和強大的精神動力。

「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中國目前存在的一些倫理失范、道德滑坡、誠信不足、禮儀缺失、人際疏離、生態惡化、貧富分化等不和諧因素,正在危害著社會的健康發展。中國文化,特別是儒家文化,其核心思想是以人為本和以德為先,強調修身養性和修齊治平,把培養和塑造有道德、有責任的健全的完人作為學問的根本,追求全社會的團結友愛、同舟共濟、風俗敦睦、禮儀規範,以及天人合一、貧富均衡、政治清明、天下大同。我們認為,中國文化的這些價值理念,是化解中國社會乃至人類世界各種危機與衝突的彌足珍貴的思想資源。以孔子誕辰為教師節,不但是以節日的形式來緬懷與追思這位文化巨人,更重要的是通過這種形式來喚醒和促進國人對中國文化的價值擔當和身體力行,為建設一個和諧美好的社會而不懈努力,為人類文明做出中國人應有的貢獻。

「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以孔子誕辰為教師節,利於對廣大教師、學生以至整個中國教育事業提出更高的要求。目前,中國教育界出現了一些令人憂慮的現象,比如:教育亂收費屢禁不止、教育資源分配不盡公平;少數教師學術腐敗、品德墮落;師生關係疏離化、庸俗化,等等。這些現象,雖然是少數,但它敗壞了教師的崇高形象,侵蝕著中國教育事業的健康肌體。我們認為,天下為公首先要教育為公;教師應德為人表、行為世范,師德先於生德,身教重於言教;學生應尊師敬長、崇學尚德,不僅要學好知識和技藝,更要學好為人之本和做人之道。而這些,都是孔子的價值觀念和教育實踐所帶給我們的積極啟發和寶貴經驗。至於孔子的教學思想和教學方法,時至今日仍值得大力提倡和學習一事,盡人皆知,無須贅言。

世界正逐漸把目光投向中國。令我們尷尬的是,早已經有一些國家和地區把孔子誕辰作為法定的教師節,而孔子的母國卻遲遲不得實行之。難道需要等到其他國家和地區再把孔子誕辰搶注為「世界非物質類文化遺產」之時,我們才會感到焦慮和不安嗎?

以孔子誕辰為教師節,順乎時勢,合乎人情。當然,作為不治而議的學人,我們只是也只能發表一通呼籲,提出一個建議。至於應否這樣做,社會各界可以討論;而可否這樣做和如何這樣做,則有司存。

簽名學者(序齒排名):

湯一介(北京) 龐 樸(山東) 余敦康(北京) 方立天(北京)

湯恩佳(香港) 樓宇烈(北京) 張立文(北京) 成中英(旅美)

曾釗新(湖南) 蒙培元(北京) 郭齊家(北京) 牟鍾鑒(北京)

霍韜晦(香港) 羅義俊(上海) 束景南(浙江) 潘公凱(北京)

郭齊勇(湖北) 楊東平(北京) 張祥龍(北京) 陳 來(北京)

蔣 慶(貴州) 李明輝(台灣) 楊澤波(上海) 盛 洪(北京)

李景林(北京) 胡曉明(上海) 廖名春(北京) 楊儒賓(台灣)

黃 勇(旅美) 林安梧(台灣) 陳昭瑛(台灣) 陳少明(廣東)

汪 暉(北京) 梁治平(北京) 韓 星(陝西) 趙汀陽(北京)

高全喜(北京) 任劍濤(廣東) 陳 明(北京) 康曉光(北京)

林宏星(上海) 楊 陽(北京) 干春松(北京) 秋 風(北京)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