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6年10月26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百家廊:「公共事業市場化」弊端多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6-10-26]
放大圖片

吳木鑾

 「緩一緩」是中國官員常用的詞彙。有人認為這是推托拒絕的言辭,但有人認為這是用今後的智慧來解決當前的問題,也是個高明之招。20年前,香港土地基金設立,也就為了解決今後的財政安排問題。在回歸前,港英政府從土地交易所得的地價收入中,在扣除土地平均成本後,與日後的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均等平分,為此於1986年8月13日專門成立了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土地基金信託。不管對基金本身的後續問題有沒有爭議,但基金設立的思路確實是值得當前內地學習的。

百姓生活 百上加斤

 內地當前面臨一個兩難的問題。許多公用事業由政府公營,但是效果不佳,抱怨甚多,但是市場化後也產生了另一問題,就是政府拿到股權出讓金後就基本停止補貼,因此百姓的生活負擔又開始攀升,指責又起。這種情形下,將股權出讓金中劃出一部分組建基金進行適量補貼,是比較可行的辦法。更多的問題可以留待十年、二十年後解決。

 2006年9月18 日,中國青年報《生活必需品價格上漲中低收入者壓力增大》一文稱:在很多人眼中,過去的半年,似乎是在一片「漲「聲中度過的:由於國際油價連創新高,居高不下,從5月20日起,北京市出租車每公里價格從1.6元調至2.0元,上海、瀋陽、大連等地的出租車運營價格也先後調高;6月28 日,國家發改委下發文件,全國企業用電每度上調 2.494分錢,上海、江西、重慶等地區居民用電也將上調;8月22日,建設部副部長稱全國城鎮擬開徵每噸污水收費0.8元。而央行調查顯示,月收入5000元以上的家庭中認為「物價過高」的佔16.4%,而月收入2000元以下的家庭中,這一比例達到45.5%。

 上述調查還表明,為何物價小幅上漲會讓人們反應如此強烈?其原因就在於上漲的都是人們生活的必需品。交通費、電訊費、醫療藥品費、教育費、水電氣費等生活必需品支出,其實大多是公用事業供給產品的費用。

「剛性支出」 最易被「宰」

 這些產品最大的特點就在於存在極弱的需求彈性,也就是說價格的漲跌都無法讓人們很迅速地找到替代品,或者降低使用量。通常的說法稱為「剛性支出」,也是最容易被「宰」的地方。因為,不管人們生活的水平如何,交通費總要花,水電氣費總要花,教育和電訊費也大多是要花的。所以漲價後百姓還得消費,還得買單,但是,這些支出即便是看起來幅度不大的上漲,累加起來對低收入者也會產生很大的影響。

 哈佛大學一明星教授,是個中國通,來過中國幾十次,就曾出過這樣的主意,內地所有的工業生產的決定權交給市場,而政府的角色只定位在提供道路、電力和其他的一些基礎設施投資和運營。這說得有些極端,但是也說明基礎設施供給在中國的急迫性。亞洲的其他國家發展的初期,政府的主要任務也是提供基礎設施的投資和運營,而日本二十世紀的前六十年除了戰爭外,政府的精力也投向基礎設施供給上。因此,島國日本目前沒有交通之困。

 許多人預測,中國政府還得用二十年的時間才能把基礎設施做得更加完善。但是,不當的財政安排卻導致了今天的困境。各國發展的經驗表明,基礎設施的供給大多數是地方政府之責,但從九四年開始實行的中央和地方分稅卻嚴重削弱了地方財力。在提供公共服務的僱員(包括老師)的工資尚且無法得到足額保證的情況下,許多公用事業進行了比較偏激的市場化、民營化改革,其中一些本來屬於公共財政範圍之內的責任也被拋給了社會。

基金運作 長遠增值

 比較明顯的就是醫療領域。按分稅制的設計,地方財政對醫療投入負更大的責任,但是醫療改革的結果卻是百姓意見很大,醫患關係急劇惡化。筆者不久前刊文認為,這種公用事業的過度市場化已蔓延到百姓生活更加必需的自來水。目前大多數地方政府的做法都是將城市供水設施一賣了之,可以暫緩財政壓力,但市場化後水費上漲卻要百姓買單。這種現象如果長期得不到解決,企業就會撤離這個市場,甚至會出現類似醫療領域「半吊子」市場化改革所造成的問題,引發社會的強烈不滿。

 公交改革也是如此,政府停止補貼,出讓股權,公交線路被層層轉包,最終是服務下降,百姓花更多的錢卻享受更差的服務。

 筆者的觀點是,在短期內無法改變全國的財稅劃分格局的前提下,建議政府將公用事業市場化過程中轉讓所得的資金劃出一塊,專門作為近十年或者二十年的居民用水補貼,該資金可用基金運作方式增值,可以適度進入銀行、信託等金融理財領域。長期來看,還是得改變地方和中央財權事權不符的局面。

 明天探討:讀書之聲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