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暉
中國太極的思想淵源,乃來自道家崇尚自然、清淨無為的哲學概念。在練習過程中,首要條件是心靜,心靜才能沉氣入丹田,然後集中精神,消除雜念及思慮,以意識引導動作。再要有意識地運氣,把精神集中貫注在內心的一股氣,從內而外,先心而後身,可見太極是一種息心調神,內外結合的運動,使人練後心曠神怡,精力充沛而絕不怠倦。
太極拳非以進攻為目標,即使有帶內勁的拳勢,卻絕少出現猛烈的攻擊,也不與人爭長論短,拳法皆以靜待動,人先攻而己後卸。太極的動作纏綿溫和,架式大多呈弧線、圓形或螺旋形運動,舒展如漫步雲海,玲瓏如人生百變。倘能明白其中意思,則遇百難而不驚,靜觀柳暗花明之景,否極定必泰來。
練武者要做到這點必須從心神意念開始練習,既練武藝也練心術,雜念盡空,使內心祥和無憂。長期練習,則能從有意識地控制思想發展到無意識的習慣,在生活中也能做到正氣無邪,機心歹念盡消。可見太極的確透過練心(鍛煉意識),凝聚精神,使身心平靜,在運動中體驗物我兩忘,進入一個超凡淡泊的境界,這不單是一種運動的境界,包含著中國古而有之的人生哲理。
正如我曾提到宋代理學大師周敦頤在《太極圖說》中說道太極由無極而生,再因太極的運轉而生天下萬物,要達到平衡,需像天秤兩端的下放物必須重量一致,互相制衡。道家的「無極」是出世的修練,是無為而治的思想。可惜天生有極,人們需要入世的積極修練,方能擺脫種種困苦,而太極這種沉靜恬淡,內歛含蓄的運動,就是通過自我的鍛煉與修養而達到順乎生命的自然,以求頤養天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