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6年11月1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社評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羅太瑕不掩瑜 反思官場文化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6-11-01]

 國務院根據行政長官曾蔭權的提名和建議,任命羅范椒芬出任廉政專員。教育界雖對羅太調任看法不一,但大多數意見讚揚羅太積極提升教育質素,貢獻良多。亦有意見批評羅太推行教改太多太急,無顧及教師承受的壓力。對羅太調任的不同看法,其實不單止限於對她本人的評價,而且涉及對整體教育改革的評價,甚至涉及對政府用人標準以及官場文化的看法,值得反思。

 我們認為,由於教改本身就有很多爭議,任何勇於承擔和開拓的官員,在這個位置上都難免引起爭議,大家應該以對事不對人的原則,檢討教改本身存在的問題。由於本港官場流行「不做不錯,多做多錯」的風氣,一些官員缺乏承擔和進取精神,明哲保身,得過且過,一些有「隱形人」、「不黏鍋」之稱的官員反而可以避開批評,得分較高。因此,應充分肯定羅太公正嚴明,勇於承擔,做事盡心盡力的精神。這有助樹立政府用人的正確標準,並對因循守舊的官場文化產生激濁揚清作用。

 教育界的大多數意見,均肯定羅太在任內致力推動教育改革,為本港教育長遠發展訂下藍圖。的確,羅太在任內抱著「學生為本、人人可教」的信念,讓學生有更多發揮潛能的機會,同時努力落實三三四學制。她為做好本職工作,犧牲個人時間修讀教育理論,深入基層了解老師工作和學生學習情況,逐漸從外行變為內行和專家。比起一些政務官應付差事,做「平安官」的態度,羅太踏實工作和認真負責的作風,值得肯定。

 香港近年面對全球一體化及經濟轉型的嚴峻挑戰。在羅太任內,教育界亦經歷了前所未有的風浪和衝擊。在其執行本港教育政策八年間,推動教改、母語教學及語文基準試等,都惹來爭議。這些爭議其實大都源於教育政策存在的問題,本就應該詳作檢討。當然,推行政策或有時過急,諮詢溝通或有不足,羅太和繼任者應汲取教訓。可貴的是,羅太站在風口浪尖推行教改,沒有因循畏難,而是積極任事,勇於承擔,她在香港教育發展中扮演的角色和所取得的成績,有目共睹。當然,羅太曾出言不慎,今年初更因回應老師自殺時發表的言論,引來教師不滿,但她已衷心道歉。客觀評價羅太八年任職教育官員,總的來說是瑕不掩瑜。

 對羅太調任的不同看法,也涉及對政府用人標準以及官場文化的看法,值得反思。過去多年來,政府不少事務議而不決,決而不行,其實與「不做不錯,多做多錯」的官場文化密切相關。一些官員遇到問題就退避三舍,明哲保身,盡量隱形,不在公眾場合出現,更遑論推銷和落實政府政策。本港公共投資緩慢,大型基建無以為繼,邊緣化危機不斷加深,除了部分政客議員的刁難外,有關官員「不做事,最安全」的態度,亦難辭其咎。羅太調任儘管引起不同看法,但是對她做事不遺餘力,作風公正嚴明以及勇於承擔,社會各界大都給予肯定。平心而論,香港目前最需要的官員,不是卸膊拖拉明哲保身之輩,而是作風公正嚴明勇於承擔的人才。國務院根據行政長官曾蔭權的提名和建議,任命羅范椒芬出任廉政專員,對政府用人標準富有啟示。人們希望,羅太履任新職,會確保以不偏不倚及依法辦事的宗旨,維持香港的廉潔及公正聲譽。(文匯社評)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社評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