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6年11月2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社評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中國和東盟:「老大哥」和「下一步」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6-11-02]

■何亮亮 鳳凰衛視時事評論員

 整個亞洲的振興取決於中國而不是印度和日本,這是亞洲大陸的地理條件所決定的。中國的崛起不是外力可以阻擋的。東盟10國領袖齊聚南寧,以及非洲48國領袖齊聚北京,都反映了中國在亞洲和世界舞台越來越重要的影響。

 在中國南寧舉行的中國與東盟峰會,既是紀念中國和東盟建立對話關係15周年,也是慶祝中國-東盟博覽會的開幕。這種大規模的區域性峰會與博覽會,在亞洲還是首次。中國與東盟關係發展之迅速,不能不引起國際輿論的關注。雖然仍然有不少評論家對中國東盟關係發展的前景持懷疑態度,然而中國與東盟在過去15年建立起來的經濟和政治全面合作關係,已經超出了人們的預計,未來15年這種關係將更為密切。

中國重振在東盟的主導作用

 必須從歷史的長期周期來觀察這種關係,才能更清楚地了解中國和東盟的關係,以及這種關係對亞洲的影響。

 東盟今年的輪值國主席、菲律賓總統阿羅約先行到達中國的福建訪問,臨行前她表示,她會呼籲中國扮演一個「友好的老大哥」的角色,確保該地區政治和經濟的穩定。人們或許會對「老大哥」一詞覺得不解,中國自己從來不使用這種字眼。但是,對中國和東南亞歷史稍有涉獵的,就知道中國在地理、文化和經濟方面,長期以來一直是東亞地區的老大哥。近代菲律賓的國父黎剎祖籍中國,韓國獨立運動之父金九、朝鮮領導人金日成和越共第一代領導人胡志明均曾長期居留中國,受到中國的庇護和支持。在西方殖民者入侵前,華人就建立了東南亞的城市和商業網絡。鄭和船隊為東南亞帶去的是先進的文明和秩序。中國近代以來的落後,1949年以後執行的激進的政策和美蘇兩強的冷戰,使中國失去了在東南亞的影響,甚至造成了一些東南亞國家對中國的敵視。然而這一切俱往矣,迅速發展和提倡和諧的中國,不僅正在恢復與東南亞國家的友好關係,而且在全球化時代,在區域經濟整合的潮流中,發揮著關鍵作用。東盟中國自貿區(10+1)的建立,就是一個明證。

東盟區域經濟整合開始建立

 很多人不相信中國和東盟能夠建立一個自由貿易區,正如很多人也不相信東南亞10國能夠建立一個東盟。東盟的情況比歐盟複雜得多,在政治和社會制度方面,有多黨制國家、社會主義國家、君主立憲國,還有緬甸這樣的軍人政權;在經濟方面,有新興工業國,有很落後的國家;在宗教方面,有伊斯蘭國家,有天主教國家,有佛教國家。但是東盟還是克服種種困難而建立了,而且作為一個整體,以與中國建立自貿區為契機,開始了區域經濟整合。

日本刻意制約阻礙行不通

 阿羅約夫人在南寧代表東盟的發言中,強調東盟與中國未來合作的「下一步」更為重要。筆者認為,以東盟中國(10+1)與東盟中日韓(10+3)為框架的東亞經濟共同體,是未來亞洲發展的方向。請注意,無論是「10+1」還是「10+3」,中國都處於一個關鍵地位。一個開放的、強大的、文明的中國,就是東亞經濟共同體的主導者。儘管日本的經濟實力強於中國,但是長期以來「脫亞入歐」的日本,沒有把握機會,沒有廣闊的胸襟,沒有歷史的眼光和抱負。日本應該和中國一同推動東亞自由貿易區(即10+3),這是日本的出路。但是日本似乎更願意和印度聯合以制約中國。且不說與日本聯合制約中國是否符合印度的利益,這種以阻擋他國的發展為目的的聯合是無法成功的,印度只有先帶頭在南亞推進區域經濟整合,再與東亞經濟共同體聯合,才能確保自己的亞洲強國地位。在全球化時代,反對和阻撓鄰國的經濟整合都是行不通的。

 整個亞洲的振興取決於中國而不是印度和日本,這是亞洲大陸的地理條件所決定的。中國的崛起不是外力可以阻擋的。東盟10國領袖齊聚南寧,以及非洲48國領袖齊聚北京,都反映了中國在亞洲和世界舞台越來越重要的影響。(本欄每周四刊出)(文匯論壇)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社評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