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志偉 牧師
哲學家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曾說:「世界不是任何人的領域,而是人的敞開……只要人站出來,站在此敞開狀態中,世界就成為人的所在。」借用海德格的觀念,人是「在」的「主體」,而其表現的形態是「站出來」。
面對多變世代,突發的自然災害、突至的傳染疾病、全球化的恐怖襲擊與反恐戰爭、經濟的急速變化,這一切造成社會極大的不穩。基督宗教身處其中,如何勇敢地站出來面對,積極地以信仰的社會功能,化解危難,從而構建和諧社會。筆者撰寫此文時,正身處上海,出席由上海大學宗教與社會研究中心承辦的第二屆「基督宗教在當代中國的社會作用及其影響」高級論壇,參與人士包括本港天主教與基督教學者與代表,也有內地不同大學及研究所學者、教會領袖與政府官員等。難得地,三十多位與會者抱著開放與理性態度,一起探討基督宗教如何由適應社會,更進取地發揮建和諧社會的正面功能。
筆者在大會內分享「基督宗教面對災難的社會功能」,透過2003年「非典」期間,香港教會如何主動與自發地,作出適切的回應,表達信仰在社會危機中,展示其社會功能的四方面:安穩人心、預防指引、關懷扶助、忠於職守。
安穩人心
每逢災難發生,宗教的論述呈現兩方面不同的詮釋;不健康的宗教詮釋看災難為「天譴」、「上主的審判」或「世界末日論」等,而健康的宗教詮釋則有助人們積極面對災難。基督宗教在災難事故中,重要的不是為目前的苦難作出合理的解說,而是從堅實的信仰中,建立信心與盼望,以勇氣代替懼怕來面對禍患。在非典期間,香港不同教會團體紛紛舉行公開祈禱聚會,安定人心。
預防指引
2003年3月中,香港傳媒廣泛報道「非典」爆發,「香港教會更新運動」聯同52個教會團體於3月29日在報章上刊登「教會同心求平安,信徒奮力抗肺炎」聲明,同時提供《非典型肺炎期間堂會聚會指引》,作為教會應變指引,可安心聚會。
基督宗教就突發事件,迅速作出正面回應,向社會傳遞重要信息:教會樂意與社會人土一起面對災難。基督宗教不是不問世事,與世隔絕,乃進入現場,配合政府公共政策,作出適切的回應。教會的衛生預防教育,包括提高信徒的警覺,又促使信徒能安心聚會。
關懷扶助
基督宗教除了做好防禦控制措施,另一方面教會要教導信徒克勝非理性的惶恐,更積極地在災難中作見證。
基督徒肯定死亡是真實與必然的,我們理解死亡不是生命的核心,而是勝過死亡的信心。
祈克果的論述,有值得我們反思之處:自亞當與夏娃被逐伊甸園之後,人就產生「畏懼」或「焦慮」;當個體在孤獨的沉思中面對此無望的困境,就在此際,正是「信心跳躍」的一刻。祈克果看人最高的激情就是信心,歷史上當羅馬帝國爆發瘟疫的日子,教會信徒,留守在疫區照顧病人,即使提供簡單的食物與飲水,他們這份視死如歸的服侍病人心志,有助基督福音的傳播。基督宗教在災難中,具體地以愛心行動,扶助關懷社會裡有需要人士。當時勢越艱苦,宗教信仰產生的行動更為明顯。
忠於職守
非典期間,另一項基督宗教向社會提供的,就是專業工作者忠於職守的價值觀。最能表達忠於職守的價值,莫過於35歲謝婉雯醫生的見證,當然,還有其他醫護人員等。
從謝婉雯醫生的動人見證,正好說明信徒「身在現場」,忠於職守的重要;基督宗教可塑造一群不畏死亡,肯捨身救人的專業工作者。惟有信仰的超然關注,不是以「今生今世」為終極,乃以天國彼岸為依歸。面對突發災難,社會須要有專業工作者不是陷入驚恐當中,乃是腳踏實地維持社會秩序,使一些必須的服務可如常運作。宗教力量,就在於使信徒有勇氣面對災難帶來的挑戰,沉著地應對。
總結
自「非典」之後,另一傳染病「禽流感」正威脅著全球,特別是中國。面對後現代隨時爆發的災難,各地政府部門加強防範。基督宗教在預防方面,可作不多;而一旦災難真的爆發,基督宗教就能發揮四方面的社會功能:安穩人心、預防指引、關懷扶助、忠於職守。沒有人期盼災難臨到,但基督宗教卻可成為人心動盪之時,一股不容忽視構建和諧社會的積極力量。 (本欄每周五刊出)(文匯論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