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6年11月8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社評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不必強求金管局的投資表現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6-11-08]

■曾淵滄博士 香港城市大學MBA課程主任

 不少人反對GST的其中一個理由,是香港金融管理局手上正管理著1萬億元以上的基金。這包括外匯儲備、當年的土地基金及特區政府的儲備。這麼龐大的基金如果能積極一點地投資,每年的回報就應該比GST的總收入還高,何必徵收GST?

聯繫匯率左右金管局投資策略

 香港恆生指數從1964年開始。開始時的基數為100點,如今已接近19,000點,上漲幅度達190倍。折算起來,每年盈利增長超過13%,再加上2%至3%的股息收入,總回報率每年該超過15%。如果金融管理局所管理的基金全投入股市購買恆生指數成分股,每年就有1,500億元的收入,相等於香港特區政府半年的總支出。這麼豐厚的回報,何止不必徵收GST,甚至其他稅收也可以削減。

 新加坡政府就提供一個很成功的例子。新加坡政府設立一個投資公司,過去多年來平均每年回報率超越9%。如果香港金融管理局積極投資,能有新加坡的回報率,也該達每年900億元以上的投資回報,是GST預計收入的3倍,哪裡需要GST?

 那麼,香港金融管理局為什麼如此保守?

 根據金融管理局的回答:這筆錢是用來保護港元與美元的聯繫匯率,免受狙擊。

 當然這樣的回答是無法服眾的。當年,聯繫匯率剛剛開始時,香港港英政府手上哪有多少儲備?結聯繫匯率還是好好的,沒有崩潰,可見保持聯繫匯率不需要這麼多錢。再退一步問:不守聯繫匯率又如何?今日全世界有多少個地方是實行與美元掛鉤的聯繫匯率?廢掉這個聯繫匯率又如何?沒有聯繫匯率香港可能更好、更靈活……

 因此,保護港元聯繫匯率免受狙擊只不過是個藉口。我認為金融管理局之所以不敢積極地投資,最主要的原因是輸不起。

問責制令金管局官員投資小心謹慎

 今日香港市民要求高官問責的心越來越強,高官仍不論過去做了多少值得稱讚的事,只要一日表現不好,要他下台的聲音就響個不停。

 投資一定有風險,任何股神在這個股市該下跌的時候而能脫身而退者少。在股災發生時,股市面對大熊市時,再高明的投資者也會虧錢。虧了錢怎麼辦,馬上下台?如果虧了錢得馬上下台,香港股市每一個周期金管局就得換一名總裁,還有誰敢擔任這個工作?

 為什麼新加坡政府能果斷地投資?原因是負責投資的人不必向人民問責,沒人會要求他/她下台。更何況,新加坡政府的投資基金的運作基本上是不公開的。我相信不公開的原因也是因為擔心公開後出現虧損,新加坡人會要求基金的負責人問責下台。

 我也認為目前金融管理局太過保守,可以更積極地投資。但是我也希望香港人能明白,股市有升有跌,積極的投資,只要表現不比大市差,這樣的金融管理局總裁就已經很稱職,不可苛求。(文匯論壇)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社評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