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6年11月9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社評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為香港和諧發展創出新路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6-11-09]

——寫在民協廿周年

馮檢基 民協主席

 回顧過去,民協創會會員絕大部分都是在戰後五、六十年代出生,在香港長大和接受教育,而且大多活躍於七十年代的壓力團體。

 八十年代這批人跳出傳統壓力團體的框框,參與83年市政局選舉,更毅然於86年成立全港第一個參政團體—香港民主民生協進會(民協),積極參與建制。在建制內,民協與決策者溝通、周旋;另一方面,同時在建制外動員群眾「爭取民主、改善民生」。民協運用這個模式,在八十年代向政府倡議不同的政策建議,最終亦得到落實,當中包括盡速取締臨時房屋,加快重建舊公屋及私樓,為新屋h租金設上限,困難戶政策,設立屋h管理委員會等等。

 九○年底開始,民協決定運用不同的渠道,不單要與地區的新華社香港分社接觸,更要爭取直接與有權決定香港前途的官員溝通,期望可以在理性的溝通下,拉近彼此間的距離。同時,對於處理分歧,民協亦會用港人慣用的「壓力團體」方式爭取,讓中央能體會、理解和接受,這就是俗語稱的「又傾又砌」。

 94至96年,民協成員被委任為區事顧問、港事顧問、全國政協及特區籌委會委員。這造就了民協成員可以由地區以至中央的不同層次,全方位反映意見,藉此期望拉近彼此間的差距。

 究竟民協這些工作對中央政府有多少的影響呢?對香港市民又有多少的啟示作用呢?這是不容易量度出來,但是民協勇於承擔歷史給予民協的角色和責任。這幾年,港人經歷了經濟衰退,沙士事件、廿三條立法事件等等,港人變得願意從多角度看事物。昔日鼓勵溝通,爭取改革,是雜草小徑,只有民協努力耕耘,既困難,也要付出代價。今日越來越多人接受透過理性溝通,互相拉近距離,讓社會中不同的派別和政黨,以至特區政府,發揮互動關係,在矛盾中找出共識。民協相信「第三道路」將會越行越多人,越行越能發展成康莊大道。(文匯論壇)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社評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