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6年11月13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社評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天星碼頭搬遷的無奈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6-11-13]

薛求理博士 香港城市大學

 香港由島嶼和半島組成,在紅勘隧道和地鐵未通的年代,渡輪是過海的唯一大眾交通工具。天星小輪出現於19世紀末,天星碼頭幾易地址,隨著中環填海的進程,一次次地向九龍方向外推。1950年的填海工程,使第三代天星碼頭搬到了愛丁堡廣場的旁邊。1990年起,政府在交易廣場外興建中環外線渡輪碼頭,中環填海在市民壓力和政府的一意孤行下,幾番上下拉鋸,填海終於漸成事實。2006年11月11日星期六午夜,最後一班小輪開出,現時的天星碼頭完成歷史使命,小輪移向三百米前的第四代天星碼頭。市民依依不捨,大批市民湧向碼頭,帶備相機,留連終日。更有市民拉橫幅,發起保護鐘樓行動,此鐘雖非倫敦大笨鐘,卻是碩果僅存的機械鐘,鐘聲裊裊,伴隨著港人多少回憶。

 憑心而論,第三代天星碼頭並非建築設計佳作,簡樸實用,只是個功能性的碼頭站棚而已。然而,人們對它的記憶卻是栩栩生動,上班的白領藍領在甲板上大踏步地匆匆走過,各色人種的遊客在上上下下的坡道上徘徊張望,熱戀的男女倚偎欄杆憑海臨風。五十年,人生都是大半輩子,更何況,碼頭過去半個世紀每天面對和服務的是那麼多的各色人群。

 近年來,隨著可持續性和尋根意識的深入人心,舊建築保護成了政府、民間普遍感興趣的議題和行動。保護舊建築,就是保存我們的記憶和歷史。無奈,保護主義和保存的主張,遇到土地、經濟等等現實問題,往往成了擺不上檯面的理由。中環填海的一個「凌駕性理由」,是過境交通太過繁忙,而潛在的推動力量卻是中環的商業用地緊缺異常,寸土產生萬金,十幾公頃的土地又可建商廈、甲級寫字樓、政府新總部。君不見,新的建議已經包括一棟打橫的大型商場和沿海的車行大道。

 人們走上新碼頭,欣欣然欣賞據說是仿製第二代碼頭維多利亞式的建築,卻很容易感到我們的維港更加狹窄了。十數年前,這裡還是煙波浩淼的千米距離,現在只有七百多米。兩岸高樓森森(直逼500米,壓倒太平山),傲然雄視。矮化了養育我們的青山,也使得一灣碧水變成溝渠。

 匯豐銀行,1986年有了第三代;其他中環商廈,也在破舊立新。修建、改建、重建本不可避免,不過這些都是原址拆而重建。天星碼頭的一代又一代,卻都是往海的方向推進。難說不會有「凌駕性的需要」,難說不會有第五代碼頭。只要海不斷流,填的慾望是永無休止的。當「第五代」出現時,大概也就是港島、九龍合龍之日。如漫畫所繪,一個胖子掉到維多利亞水溝裡,卡在半中爬不出來。東方之珠,終給各方面各種各樣的「凌駕性需要」埋到沙堆裡去。此景可見,絕非危言聳聽。(文匯論壇)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社評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