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6年11月17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社評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防止青少年自殺之道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6-11-17]

黃蔚澄博士 香港大學 香港賽馬會防止自殺研究中心臨床心理學家

扼腕之痛

 近期,社會上頻頻傳出青少年或大學生的自殺事件,尤其是經媒體大肆報道之後,總會引起社會及教育當局的震驚與關切。從媒體的報道內容來看,青少年自殺的原因不外乎學業壓力、感情問題、受到父母師長責備或同輩間的人際關係問題,這不禁予人一種「青少年及大學生的生命如此脆弱」的感覺。其實,究竟是香港的青少年太缺乏接受挫折與變通的能力,還是他們的行為反映了社會未能提供一個合適的成長環境,以迎合現時複雜多變的生活模式?

追根溯源

 香港每年約有一千人以自殺來結束生命,與其他國家地區比較,香港的青少年自殺率不算太嚴重。不過,據本中心的研究顯示,自殺是15-24歲青少年死亡的主要原因。另據本中心的社區調查顯示,病患、學業和就業壓力、感情問題、家庭關係等諸多因素,都是形成青少年的心理問題之原因。筆者認為,在上述的因素中,在學業和就業上競爭而造成的壓力是主要原因,而形成這種側重競爭的大環境,往往因為青少年太「信仰」功利主義能帶來的喜悅。

 當競爭變得愈來愈激烈,大部分青年人都會受壓;如果不懂得適當地處理壓力,在長期極度緊張的狀態下,容易產生無望、無助、自卑、焦慮、抑鬱等情緒問題。有部分人會用上網甚至毒品來逃避現實,有些人則選擇結束生命。

防治之道

 要有效地防止青少年自殺,除了傳統的方法如改善治療青少年的情緒病外,提升父母對青少年自殺及情緒病的概念了解、提高教師及早察覺自殺危機的能力等,也是預防青少年自殺的重要策略。另外,由於香港的教育制度過份重視課本知識的傳授,卻忽略了教導學生如何解決及面對生活中的挫折、人際關係的處理、壓力管理等實實在在的生活問題,因此加強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亦是防止青少年自殺工作的十分重要一環。筆者在近月拜讀了前上海師範大學校長楊德廣老師的《人文教育與自我修養》的文章,他提及到青少年是否能夠快樂地成長和成才,一方面取決於外在的家庭、學校、社會的幫助;一方面卻取決於個人內在的自我教育。因此青少年要成長,除了學校、家庭和社會創造良好的條件外,更重要的要靠自己的努力去——立志、實踐、勤奮、惜時。

立志、實踐、勤奮、惜時

 以下是楊老師的文章撮要——

 立志,是一個人的奮鬥目標,以及實現這一目標的決心和意志。立志,就如在大海中立標,沿著航標才能到達彼岸。不立志,如同在大海中盲行,必然會迷失方向,隨波逐流。一個人有了明確的目標,才能勇往直前。立志後,還必須循序漸進,要由近及遠,由小及大,由少及多地實踐。凡是有成就的傑出人才,成功的秘訣主要靠勤奮。「天才是由99%的汗水加1%的靈感而成」。愛迪生發明電燈,經過試驗的燈絲材料達1600多種,也就是說失敗了千次才能成功,靠的是勤奮和堅忍的毅力。惜時,就是珍惜時間。無論智力或職位高低,每個人一天只有24小時,誰學懂珍惜及管理時間,就會在有限的生命中得到最多,減低因錯失而帶來的悔恨。

 青少年自殺行為是不容忽視的。社會唯有透過家庭、學校及每位青少年本身的共同努力,在日常生活中多以同理心出發,了解青少年的需求和心聲;在學校提倡心理健康及情緒管理相關的教育,協助學生去立志、實踐、勤奮、惜時,防止青少年自殺才能收效。(文匯論壇)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社評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