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6年12月10日 星期日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打開藝文雜誌新一頁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6-12-10]
放大圖片

 這個位於藝術中心門口的塑像為何家超的作品《星期天下午》。

 藝術文化類雜誌,經營一向不易,經典如早年曹誠淵出資的《越界》,或是由藝術發展局出資與《南華早報》合作的《打開》,最後亦難逃沒落的命運。然而,藝文雜誌仍是令人甘於前仆後繼,一本接一本。

 近年,在西九發展、商場藝術熱、印象派畫展、石硤尾創藝中心、東宮西宮、詹瑞文現象、柏林加維也納愛樂等等影響下,本土藝術生態變得欣欣向榮,藝文雜誌市場亦開始蓬勃起來。

 本期「藝粹」版走訪即將出版藝評雜誌背後的文化傳媒聯席會議、剛出版的《眾獨》及出版已久的《am post》背後的創作團隊,檢視本地藝文雜誌生存新形勢。 文︰黃傑瑜

藝評攻中產知識分子市場

 「近年,我們有《月台》、《眾獨》、《am post》等,可見市場對文化雜誌是有需求的,你看較流行的雜誌如《Jet》及《U Magazine》等都有文化報道也有文化廣告,這不是偶然的事情。」曾任《星島日報》文化版編輯的文化傳媒聯席會議主席的區惠蓮說,他們看中中產的知識分子市場,保守估計潛在讀者有二萬人。「他們會經常看話劇,看電影等。」

 該聯席會議由一班曾任職或現職傳媒文化版的記者及文化人組成,成員有李照興、朗天、張薇、歐嘉麗等。組織於今年四月向藝術發展局申請資助,期望明年出街,初步計劃為免費派發,隨後視市場情況,才轉為收費模式。

 「雜誌對藝術文化會有深度討論,有希望提高生活意識形態,而非只是介紹去哪兒吃好東西。」區惠蓮說,這會是現有雜誌或出版物所未能做到。

 雜誌不只收錄典型藝評,而是包括更廣的文化評論。「好像一篇音樂會評論,如果沒有進場欣賞,那與我有甚麼關係?所以,我們會從生活角度切入評論,是一種文化評論,讓讀者有不同的角度,去看同一件事物,提高他們對周遭的敏感度。」區惠蓮舉例說,講時裝,也可以探討它對身體的觀點。不過,她補充,要打入中產市場,適當的中產情調是需要的,但最終仍會指向對生活的思考及批判。

 區惠蓮希望藝發局會全數資助該雜誌。「生存不易,無資助是沒有可能的,但它開拓的市場,並非現有雜誌所能做到。」

《眾獨》自資誓殺出血路

 藝術文化是票房毒藥,但資助是否必須?對於11月剛剛誕生,以報道為主要方向的《眾獨》而言,搞藝文雜誌並不一定需要資助。創意總監岑嘉宏透露,他跟拍檔自資共三萬元,免費派街坊。「無想過拿政府錢,我們想彈性一點,不是申請搞文學雜誌,就一定只能搞文學,我們希望範圍更寬一點。」所以,採訪對象包括地下樂隊、詩人、漫畫家,甚至網絡雜誌等。

 記者相約採訪在七時,Kevin(岑之洋名)踏著皮鞋﹐從工作的貿易公司下班趕來,手拿著新鮮熱辣的《眾獨》12月號來到藝術中心。能夠於藝術中心、油麻地Kubrick等地點擺放,Kevin說這都是成員用腳走出來的,他說採訪前一天,雜誌成員自發請假,身體力行,坐地鐵派送3千多本最新的雜誌至全港多個索取點。

 Kevin坦言,當初六個主要成員走在一起,只想到以網站形式開始。「當初是沒有想過做印刷版的。」

 最新一期聚焦台北的獨立創作,Kevin與成員採訪了多個創作單位,如短片導演侯季然、獨立樂隊Tizzy Bac等。「我們想討論多些創作或藝術,這些東西都是主流媒體中少見的。」Kevin又透露,創辦雜誌希望令獨立創作進入生活︰「讓多些人嘗試獨立創作。」

 第二次跟讀者見面,Kevin說第一期出街後,收到的讀者回應不是很多,主題亦在創刊前已決定。對於雜誌的前路及風格,他表示邊走邊看,現階段資金仍可應付多一至兩期,亦已準備好再注資。

 長遠來說,雜誌要自給自足,廣告十分重要,Kevin表示,正與有關團體洽商,如無意外,下期開始會有廣告。「現階段以報道為主,但預料評論的文章會愈來愈多。」

辦雜誌不能空談理想

 有人堅持理想,有人卻選擇面對市場。「要持續經營一本成功的雜誌,不可以只談理想,理想只佔整體的某一個百分比。」《am post》的執行總監樊婉貞表示。

 《am post》出世已有三年,它是同集團,有四年歷史的《Art Map》的姊妹出版物。樊婉貞表示,在沒有資助下,經過數年的經營,《Art Map》已有盈利,但《am post》仍處於收支僅平衡的階段。作為視覺藝術指南,《Art Map》由最初的四版,增至七個半版,除了演出、展覽資訊由約70個團體、畫廊,增至150個外,廣告的大量增加是擴版主因。而《am post》的編輯方針則由初期的徵稿方式,即樊婉貞形容的「沒有甚麼特別方向」,演進至後來的專題主導,「好像文化蒲點、古根漢博物館、香港劇場等」,再到近來主打「藝術旅遊」,例子有新加坡及台北雙年展、澳門文化熱點等。

 《am post》現時印數三萬,對於路向轉變,樊婉貞解釋由於部分文章,如介紹博物館展覽,對於一般讀者而言並不易讀︰「講設計會輕鬆點。」樊婉貞亦表示,藉著咖啡店Starbucks的發行網,目標讀者由初期的學生轉向高消費的知識分子。

 近年,成為接觸面最廣的免費藝術雜誌,《am post》的廣告量與日俱升,除了間中出版的廣告特刊,如十月號的澳門國際音樂節。《am post》亦與不同的文化機構達成協議,以廣告及繕稿形式為該機構宣傳。樊婉貞指出繕稿質素並非一定差︰「反而我們可以深入報道,訪問一些其他傳媒不能接觸的被訪者。而且,我們辦雜誌的目的是想讓讀者去看演出或展覽,如果可以將作品的精神帶出來,令讀者有意買票已經是成功了。」

 不過,採訪當天,樊婉貞看著早期《am post》時,亦不禁嘆道︰「現在好像沒有了那時的實驗性。」面對市場,是否必要如此?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