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6年12月16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社評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該贏未贏 該輸未輸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6-12-16]

胡忠信 台灣政治評論員

 十二月九日的台北、高雄市長選舉,國民黨該贏未贏,民進黨該輸未輸,雙方表面打成平盤,實則是國民黨的挫敗,也為二○○七年的「立委」以及二○○八年「總統」大選投下一個變數,尤其高雄市戰略要地的指標作用,也為馬英九的問鼎大位投下一個疑問號。

國民黨缺乏危機處理能力

 選前的社會氛圍,絕對是有利於國民黨連下北高雙城,一般人也看好高雄市即將易主。然而,民進黨在選前兩周布下重兵,全部資源挹注下去,激起了高度危機意識,陳菊在民調方面急起直追,選前一日僅剩四個百分點差距。依照泛綠選民大多為隱性選民的慣例,陳菊以一千多票險勝,固然得利於「走路工事件」的媒體操作,然而,黃俊英缺乏危機處理能力,在終點線未做最後衝刺,何嘗不是敗因?

 當馬英九的市長特別費發生風波,引來檢方調查約談,馬英九疏忽於先,既則驚恐於後,社會觀瞻立即發生質變,本來一面倒地不利於陳水扁的貪腐形象,讓民進黨找到了反彈力道。國民黨出現了克勞塞維茨所形容的「攻勢的極限點」,馬英九被批判了兩三周以後,民進黨形塑了「大貪VS小貪」、「一哥笑二哥,兩個差不多」,陳水扁找到了喘息空間,紓解了人民對民進黨的壓力。

 馬英九在情急之下捐出一千五百萬元作為公益,如此危機處理能力的後遺症是:如果馬英九自認清白,何須有此動作以自清?馬英九將案件移送國民黨廉政委員會,也引來另一種質疑:如果馬英九自認清白,何須移送?如果廉政委員會判斷馬英九清白,是否引來自家人護短之譏?如果廉政委員會判斷馬英九失職,馬英九豈非進退失據?正如自訂黨規起訴就須停止黨權的「自縛手腳」、「請君入甕」一樣,馬英九的上述動作,無不把自己拖入了死胡同,這就是政治判斷力的敏銳度問題。

 馬英九的戰略思考能力如此僵化而保守,一點也看不出氣魄,當然無法鼓起更加保守的郝龍斌、黃俊英在戰術上有所突破。郝龍斌比馬英九上次選舉少了十多萬票,黃俊英以些微票數飲恨,國民黨事後的檢討均未指向問題的核心,如果光只在「政策、貪腐沒有錯」的抽象思維打高空,如何鼓起信心迎接下一個挑戰?

高雄一役是特大歷史教訓

 國民黨在如此大好形勢下,卻在台北市險勝而在高雄市慘敗(沒有勝出五萬票就是慘敗),不正凸顯了馬英九的領導力危機?反之,陳水扁本已坐困愁城,如果北高兩市俱失將面臨崩盤效應,高雄市陳菊勝出等於使陳水扁脫困,即使面對十二月十五日開庭的「國務機要費」案,陳水扁有了防火牆,甚至可透過「釋憲」來干擾司法的運作。高雄市長輸贏之戰略意義,由此可見勝負所產生的蝴蝶效應。

 謝長廷「死馬當活馬醫」,拒絕陳水扁助選,自己打一套「負面戰法」,將郝柏村軍頭視為主要目標,激起泛綠的族群意識。謝長廷比四年前李應元的票數多了四個百分點,少輸就是贏,民進黨以「落選英雄」視之,謝以「九命怪貓」之姿,無異站上了「總統」大選起跑線,與蘇貞昌相抗衡。如果謝蘇兩人達成妥協,不論「蘇謝配」或「謝蘇配」,如此戰力馬英九有因應能力嗎?

 國民黨自從六年前失去政權後,引用列寧的話:「讓權力躺在街頭上昏迷不醒。」國民黨的基層不斷鬆動流失,國民黨體質未做根本變革,也激不起人民的信心與希望,最後僅能寄望「馬英九光環」。經過層層考驗與折磨,「馬英九光環」也不斷褪色,北高選舉結果不過再把問題的嚴重性點破而已。

 陳水扁身陷司法風暴,再怎麼抗拒也終將走入歷史,謝長廷、陳菊經此一役,使不斷失血的民進黨暫時止血。老子說:「驕者不久,哀兵必勝。」國民黨面對態勢轉變,如果只在表面問題打轉,繼續敷衍了事,一心以為「天上掉下來的權力」,或者仍認為「躺著就可以當選」,那麼高雄市長之役就是一個特大的歷史教訓。(文匯論壇)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社評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