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公布的有關薪酬調查發現,今年近四成人獲加薪,當中銀行、會計及保險業的加幅最高,但過半數受訪者不滿意今年薪酬調整幅度,部分人甚至減薪。調查一方面顯示近六成僱員薪酬未得到合理調整,另方面反映本港薪酬兩極化趨勢越來越明顯。
我們認為,無論是合理調整僱員薪酬,還是紓緩薪酬兩極化趨勢帶來的深層次社會矛盾,其關鍵都在於必須維持經濟持續增長和社會實際收入增長。為刺激經濟增長,政府不但要投資於人力資源,同時要致力提升香港競爭力和改善營商環境。同時,在公司有盈利情況下,僱主應善待員工,合理調整員工的薪酬。
今年近六成僱員薪酬未得到合理調整,有兩個原因。一是雖然本港強勁復甦,但經濟增長出現不平均現象,薪酬增長都集中於銀行、會計及保險業以及高層管理人員方面。一些行業以及許多中小企業,並未或較少受惠於經濟復甦,經營仍然艱難。這些行業和企業的員工,處於凍薪甚至減薪的困境中。二是有的公司雖然賺了錢,但僱主卻不願意與僱員分享經濟增長成果。對於第一種原因,僱主與僱員應互相體諒,同舟共濟,共同努力,改善公司經營狀況。政府亦應進一步檢討和完善現有對中小企業的各項資助計劃,幫助中小企業紓緩融資困難,提升技術水平,擺脫經營困境。對於第二種原因,僱主應善待曾共渡時艱的僱員,透過合理加薪、改善福利及提供增值培訓的機會,與員工分享經濟成果。
本港薪酬兩極化的趨勢,值得關注。行政長官在今年10月發表的施政報告中指出,在本港,那些與全球經濟高增值沾上邊的人士,大都可以賺取高收入,但低技術工人的生活卻越來越困難。其實,香港與倫敦紐約等國際大都會一樣,都面對著收入差距擴大、貧富日益不均的情況。薪酬兩極化,原因首先是不同行業的營利能力,以及各類職工賺取收入能力差距漸遠;其次是,公司僱用臨時或兼職員工,擔任低薪職位的情況越趨普遍。
但亦應看到,薪酬兩極化不一定意味著貧窮問題惡化,因為不論貧富,在經濟復甦情況下,收入都可能上升,差別只在於升幅不同。政府提交立法會的文件顯示,香港整體住戶每月平均入息在過去兩年略有回升,由2004年第一季度的2.46萬港元,上升至今年首季的2.6萬港元,增幅為5.8%。 經濟復甦除帶動整體住戶入息上升外,同時令低收入者的比例下降。和2004年第一季度相比,2006年首季每月收入低於4000港元的低收入人士,比例由9.1%下跌至8%。
儘管如此,有關薪酬調查發現,一些行業和企業的員工,仍然處於凍薪甚至減薪的困境中。對此,政府應奉行二元經濟政策。所謂「二元經濟」,第一元是指高科技或高增值的知識型經濟,第二元則是勞動密集、低增值的經濟。香港要紓緩薪酬兩極化帶來的深層次社會矛盾,除了要發展高科技、高增值的產業外,也要適當推動勞動密集行業的發展,這樣才能為低技術及低學歷人士提供充足的就業機會,增加他們的收入。(文匯社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