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6年12月18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社評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把握體育與經濟互動商機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6-12-18]

康寶駒 香港足球總會主席

 自1974年德黑蘭後亞運會的聖火再次在西亞洲地區燃起,卡塔爾首都多哈主辦第十五屆亞運會轉眼又告閉幕。本屆亞運會是多哈傾出千萬金元打造出歷史上最龐大、接納最多國家和運動員參與的一屆亞運會。

大型體育賽事促進經濟發展

 香港足球總會也派出一支男子代表隊參賽,由於主辦城市提供每一名運動員由啟程開始、抵步和入住選手村以至完成比賽離開多哈所有的一切費用,因此,運動員也是受惠者。

 我們可肯定的是多哈主辦亞運會,強調辦一個歷史上最龐大的亞運會,很明顯他們並不是著眼於即時獲得經濟利益,而是透過主辦國際體育盛事去營造和提升國家的形象及地位。而我所注意的是,香港特區政府要用什麼身段來迎接未來5年體育帶出的機遇。

 中國08北京奧組委、香港的奧馬委和特區政府2009東亞運籌委、廣州2010亞運籌委會人員,已紛紛派出專業人員前往多哈觀察、交流。明年起至2010年的4年內,中國將在北京、廣州和香港三大城市主辦連串「國際體育運動、人文、經濟」運動會。此外,上海市也將主辦2010年世界博覽會。一個「4+1」體育經濟互動連鎖帶,為北京、上海、廣州和香港帶來前所未有合作共贏的商機。

 大型體育盛事可以促進舉辦地的經濟發展,而且為相關行業帶來龐大的商業機會。由83年洛杉磯奧運、80年代漢城一口氣主辦亞、奧運二大賽事,其後「日韓」合辦世界盃,再到今年德國世界盃,無不是獲得體育帶來的商機,並且有不同層面商家受惠。由90年代北京、廣島、泰國、釜山,以至今屆壓倒香港、吉隆坡爭辦亞運的多哈,主辦者無不得益。

穗港應加強體育產業合作

 作為泛珠三角的兩個核心城市,廣州和香港正在資源整合、產業互動、投資便利等領域展開更大範圍與更高層次的合作。穗、港毗鄰而居,雙方同聲同氣,在體育方面的合作也向來密切。但是,在體育產業的合作始終無法形成氣候。

 2010年廣州舉辦亞運會,08年香港主辦奧運馬術和09年辦東亞運動會,這給兩地與體育相關的行業帶來無限商機,也是兩地擴大合作範圍、提高合作層次的黃金機會。香港財政司司長唐英年分析過,對香港而言,廣州舉辦2010年的亞運會帶來的商機,比北京舉辦2008年奧運會更多。香港有很大的人緣、地緣優勢,加上亞運會專案建設規模沒有奧運會大,因此會更有利於香港企業投標。

 廣州辦亞運會,香港辦東亞運動會,穗港兩地相互借鑒籌辦經驗,還可以聯手開發推出「聯合套餐」市場。體育盛事與品牌合作,已成為專利授權行業的主流,利潤可觀。亞運會和東亞運正是發展體育授權產品的理想平台,「聯合套餐」為兩會的籌辦方可展開合作,實行「聯合特許經營」或授權生產及銷售的吉祥物等知識產權物品領域,進行聯合招商或協同開發,統一對外公佈如何參與、規模如何、回報如何以及參與的條件、模式等具體方案;既可以更有效地推進亞運會和東亞運的市場開發,也可以為參與的專利授權企業帶來更大的利潤回報。

政府應提供必要協助

 過往香港的孤芳自賞,已令經濟產業逐漸被毗鄰省市所拋離。世上沒有免費的午餐。政府應重新自我評估身段和態度,對投資體育而賺取利益的商號減免稅收,以推動體育產業發展,共享「亞運經濟」的蛋糕。

 亞運會在廣州舉行,必定成為廣州城市發展新的里程碑,甚至成為珠三角發展新的里程碑。廣州舉辦亞運會,已決定參照北京奧運,嘗試進行全方位的市場運作,包括對外開放比賽場館、亞運村、新聞中心、市政工程等城市基礎建設的投資、建設、營運和管理。香港企業在服務領域具領先優勢,參與物流分銷、酒店零售、禮品包裝、資訊服務、品牌設計等更具競爭力,中標機會不會少於一些跨國企業或內地大型集團企業。

 廣州市為籌辦亞運會,計劃投資二千二百億元人民幣,建設亞運會的場館、亞運村、交通設施等項目,以及新機場二期工程、新火車站、地鐵、城市主幹道、碼頭和城市環境的綜合整治等等;加上相連的活動和消費,無疑在建築、旅遊、體育、會議展覽、物流、城市規劃、電信、資訊、仲介服務、環保等行業湧現新的商機。實際上,西門子、通用電器等跨國公司,已經針對廣州亞運會進行專題戰略研究,制定周密的市場拓展計劃;而美國NBA也準備參與投資建設亞運籃球館,並擬將NBA賽事帶進廣州。 (文匯論壇)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社評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