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6年12月26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戲曲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戲曲視窗:香港粵劇市場是否萎縮?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6-12-26]

.葉世雄.

 今天是拆禮物日,也是一連四天聖誕假期的尾聲。沒有遠遊的朋友,經過三天的狂歡和勞累後,今天留在家裡,與家人聚首一堂拆禮物,既溫馨,也可讓身體獲得休息的機會,頗合養生之道。

 上期談過粵劇界面對的兩大困難,就是場地不足和人才缺乏。這兩大困難雖然重要,但相對於市場萎縮的潛在危機來說,前者是人力尚有可為,後者屬客觀環境的改變,不能以人的意志挽回。對於香港粵劇市場是否出現萎縮現象的問題,行內人有兩種不同的看法:一種承認觀眾數目日漸減少;另一種看法是觀眾入場人次減幅不大,粵劇從業員收入仍可維持生計。

 認為觀眾數目日漸減少的理據,是香港年長的粵劇觀眾近年大大減少,而年青一輩愛好粵曲和粵劇者雖然有所增加,但很難彌補離開市場的年長觀眾數目;同時,年青一輩的愛好者,消費模式有異於年長一輩,很多不再是觀賞者,而是參與者,花錢學唱、學演,至於購票捧場,卻是很有選擇性。至於認為粵劇市場沒有萎縮,甚至有少數人認為是有所增長的,他們舉雛鳳為例,票價高達八百元,還是場場爆滿,可見觀眾的消費能力不低;而且全年上演的粵劇和粵曲演唱會超過一千場,部分工作崗位,常出現人手不足。況且,有水準的粵劇團也能夠平衡收支,說市場萎縮顯然有點誇大。

整體參與者減少

 以我的觀察,粵劇和粵曲市場過去十多年,出現了整體的「參與者」數目減少,但消費力大幅提高的現象。我所說的「參與者」包括觀眾、學唱粵曲和學演粵劇的人。新的「參與者」很多曾受過中、上教育,具高消費能力,但對消費對象卻非常揀擇,因此,他們不一定是粵劇和演唱會的常客,但只要認為值得,便肯花錢購票入場。至於整體「參與者」人數減少,主要是年青人多不愛看粵劇。要使他們對粵劇有興趣,必須先讓他們在日常生活裡有機會接觸粵劇。行內人認為學校加強粵劇教育和政府撥款資助傳媒製作粵劇、粵曲節目都是可行的方法。

 當然,上述所說都缺乏數據支持,最好是來一次科學性的市場調查,讓策劃發展方向時,能有根有據。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戲曲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