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7年1月4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視野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許嘉璐:港人普通話進步神速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7-01-04]
放大圖片

許嘉璐

 上月中旬,全國人大副委員長、著名語言學家許嘉璐專程來港,出席由香港大學舉行的「學藝兼修.漢學大師——饒宗頤教授九十華誕國際學術研討會」,之後接受本報訪問時,他道出了對一代漢學大師的推崇,並由此談到漢語交流、兩地教育等問題。

 「我20多年前來香港中文大學做交流講學,曾拜訪過饒公,饒公北上時我們也見過面。他文如其人,在其文學創作可以看出深厚的愛鄉之情,」

 許嘉璐在言語間皆流露出對饒宗頤的尊崇。他表示,饒宗頤做學問其實是在「非常認真地做問題」,在當今世界學術界比較浮躁的時代,他追求的不是個人利益、經濟地位,而是專著於學術上不斷前進,把自己的智慧貢獻給國家,貢獻給人類。

 「應該說是『求真知』吧,饒公的作品和人都異常沉靜,因為他有『無我』的真諦。他的心態也非常好,注重追求和諧,順應了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精神——追求和諧是根本。」

 正如許嘉璐在研討會上以「論中華文化的復興」為題的主講中談到的:「饒宗頤曾提出,汲取傳統文化中的思維模式、真理標準、道德關懷、核心精義,都非常重要,當中道德關懷,是臻善的不斷追求,中國文化中的和合哲學,追求人與人,人與自然,現實與未來的和諧,對於今天社會尤其重要。」

 提及傳統文化,重視漢語推動的許嘉璐亦和記者聊起本港的普通話發展。記者發現他在接受訪問中,時不時夾帶幾句廣東話,他說是十多年前在香港教學時學會的。

 他幽默地提到20年前來港時經歷的一段小插曲。「那時約朋友去九龍一間小飯店,走在街上、坐的士問路,發現用英語和普通話實在難以溝通,從此就讓我萌發了學幾句廣東話的念頭。」

 不過他坦言,如今港人普通話水準已大大進步,無論是研討會、學術報告、展覽等重要場合,還是百貨公司等生活場所,港人基本都能用普通話交流。

 「雖然普通話在香港的發展神速,但絕非出乎意料。」他告訴記者,1995年來港時就曾預言,香港作為國際大都市,在港人的性格中,應對客觀變化的能力一向很強。普通話作為弘揚國學的基礎,「學好普通話,走遍全國都不怕」。

 許嘉璐認為,香港普通話的進步由於經濟、政治及文化原因所推動。而近年內地學生選擇香港大學就學已成為一種熱潮,也有助於推動兩地教育文化的交流。

 在許嘉璐看來,如今香港吸納內地優秀學生的人數並不算多,並非外界認為的「香港高校搶招內地尖子學生」。他笑言:「中國尖子太多了,來港學習的只是一部分。」

 「英國愛丁堡大學每年就有中國學生2,000多人,今年赴英國的約有3萬多人,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有三成是外地學生。相對而言,香港每年只吸收200多個其實是太少了。」

 他希望未來有更多兩地學生互動學習的機會。內地學生在港有了幾年的生活經驗後,會帶來更多留港就業的機會,為香港輸入不同的人才。同時,如今也有越來越多赴內地讀高校的香港學生,願意留在內地就業,進一步促進內地與香港的教育文化交流。 張 曦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視野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