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自出娘胎,受著父母的照顧及孕育,承襲他們的教養、知識、習慣及經驗。父母昔日成長的環境,與現時廿一世紀的社會環境截然不同,新一代的親子關係難免會常出現一些困局,如子女抗衡父母權威、疏離的親子關係、用心良苦的父母遇上不領情的子女……
父母供給物質 不懂關心
父母在六、七十年代成長,社會較為單元化,人人只想著謀生,社區資源較為缺乏。在貧窮的社會環境下,加上子女眾多,青少年可飽餐及讀書已算幸福。若子女頑皮,父母便奉行「棒下出孝兒」的方法。
那些孩子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當然變得堅強、吃得苦,但他們的個人發展及成長需要,卻因當時較貧窮的社會環境而被壓抑或未被滿足。當他們成為父母後,便不自覺把自己未完成的心願加諸子女身上。
有父母希望子女成材入讀大學,亦有父母只供應衣食住行等基本需要,而不懂得關心子女,忽略青少年成長的需要,如肯定、關懷、陪伴及指導。
長久以後,親子皆跌進以下的困局:千禧年代的子女並不滿足於基本的物質供應,他們或會反抗,或變得抑鬱,或會不良的行為。而父母則百思不得其解,痛心青少年的「反叛」和「問題」行為。
子女不愛講金追求講心
現今的青少年追求自我,挑戰權威,力求競爭。他們講求感覺,追求肯定及讚賞等「質」化的愛。成長在「量」化社會的父母,面對著在「質」化社會環境長大的子女,往往顯得無所適從,行不得其法。
輔導需分兩個層面進行
給父母的─提升父母的意識,讓他們明白要放下昔日未償心願的包袱,調校親子教育的方法,體貼子女的感受,回應其需要,停止使用一些侮辱、恐嚇的說話。
他們要明白,恩威並施的教誨必須建基於良好的親子關係上,才能有效拉近彼此的距離,建造和諧的家庭關係。
給青少年的─增強青少年的意識,從而明白家庭/父母對他們的影響;重新認識這些影響造成的困擾;解開自我枷鎖,使自己變得較理性,從而有足夠心力讀書,發展潛能,展翅高飛。
■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學校社工 謙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