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有效的管理方法,不一定就是好方法。
內地一些學校發明了「末位淘汰制」,簡言之,就是每年的考試優良率或合格率排在最後的一位教師都要下崗。可想而知,這種方法一試就靈,優良率和合格率一下子就起飛了。然而任憑你優良率與合格率再高,也總有一個排在隊尾,於是一年砍一個,絕不手軟。
對教育別有懷抱的你,或許不會認同這種以「鍘刀」為管理工具的方法。你或許會感到悲哀,當教育給約化為優良率與合格率兩個數字之後,「人」就變得很渺小了。當教育者一心只想著堆砌數字而忘記了人的時候,那教育只不過是一場成人之間戰鬥殺戮的遊戲,而稚童則成了隨時可以犧牲的棋子。
那當然不是我們夢想中的教育─以人為本,以心連心。
教育優劣數據化 令人悲哀
聯想翩韆,現實中我們也有一種香港式的「末位淘汰制」。每年「受歡迎率」最低的幾所學校都要關門大吉,也不管你的教育是否「有教無類」,更不管你的學生是否「樂善勇敢」,反正排在末位的就是不受歡迎,而不受歡迎就等於「質量低下」。於是校長們、老師們個個狠抓考試和各式活動,增值指標要力創新高,而宣傳則唯恐落後於人。
不久前當我還負責校長培訓項目時,有校長對我說:「你把同區的校長編在同組,叫我們如何真心交流管理心得呢?他把我的『秘笈』拿來對付我還得了!」同行今天竟成了敵國,又有誰想到呢?
■ 葉建源(中學校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