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7年1月22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翠袖乾坤:誰培育了隱蔽青年?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7-01-22]

余似心

 繼日本出現大批不願與外界接觸的隱蔽青年,香港默默耕耘的社工組織也提醒,我們的社會也存在為數不少拒絕與外界溝通的年輕人,情況令人擔憂。

 這群青年的出現,我猜想與家庭及社會的改變不無關係。小家庭制度普及後,一般人婚後少與父母同住,外傭照顧長大的孩子多;越多越多獨生子女;父母都忙於工作,寧願將孩子交給電視、電腦;物質較充裕,孩子多有擁有獨立的房間;鄰舍互相往來的方式跡近消失。這代的少年都習慣孤獨,不是鑰匙兒,便是活在自己的房間內與電腦及MP3為伴,這四道牆壁內的「無限空間」成了他們接觸世界獲得安靜的避難所。

 社會雖然予新一代的機會較上一代為多,但競爭激烈下,施行的制度更冰冷化。學校分中、英後再分Band 1,2,3;學生成績稍見遜色便被放棄,免得拖累了學校分級;老師的工作量過多,精神能承受得了的已屬生存力特強,哪有精力多關心學生?商業社會更是個大戰場、分秒金錢的世界,適應不來的便要退下火線。友誼常講求利益,在友儕之間提供不了甚麼貢獻的便遭排斥。

 我常感到人甫離開母體便要孤單走我路。以往簡樸的社會看來更有人味,三代同堂、兄弟七八同床、遊戲玩樂都在走廊。

 常言,我們改變不了世界,便改變自己的思維。隱蔽青年的內心是痛苦、無助的,最能幫助他們的是家人,關心、接納、無怨、不責是最重要的,這是幫助他們走出「房門」建立自信的第一步。

 隱蔽青年的出現,父母宜反思自己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如何與他們相處。請別再買個人電子遊戲機、電腦遊戲給你的孩子;別讓他們只需飯來張嘴便能生存。請與他們一起看書、一起談心、一起郊遊、一起說笑、一起解決困難。別讓他們沒了生存能力,繼續孤獨!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