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7年2月26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隧道鐵路方案:徒錢、保育效果差 塱原濕地保育的啟示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7-02-26]
放大圖片

文:張 曦

 本月初,九廣鐵路宣佈在落馬洲站濕地耗資4,600萬的生態改善工程已見卓效,自完工以來已吸引4,000多隻、42種雀鳥棲息,包括多種瀕危珍貴鳥類。這讓人回想起7年前引起爭拗的「塱原事件」—九鐵籌建落馬洲支線時,與保育塱原濕地生態發生衝突,最終以隧道方式代替原本高架橋方案,額外多花20億。

 較可惜的是,塱原濕地仍未得到規劃上的保護。因當地經濟需求,逾半私人農田荒廢,再加上隧道工程影響地下水質及損失部分魚塘等因素,都令雀鳥棲息環境遭到破壞。

 當經濟效益、生態保育、社區利益都蒙受損失,如何做到各方互利多贏才是本港走可持續環保道路的當務之急。最近,記者訪問了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楊路年博士,他特別談到走「環保互贏」的可行方案:各界合作,走長遠道路。

商業環保爭拗 多花20億

 回想到2000年,九鐵在籌建上水至落馬洲支線初期,計劃將支線的塱原段以高架天橋形式穿過「雀鳥天堂」─塱原濕地,但計劃遭環保團體強烈反對,指興建高架橋會嚴重破壞濕地的地貌及生態環境,一度引起訴訟。

 經過兩年爭拗,最終落實以100億元的挖隧道方式,取代原花費80億的高價鐵路橋,即以額外的20億代價保留濕地自然環境,而整個工程須延遲兩年至今年中落成。另外,九鐵亦承諾制定濕地補償方案,在落馬洲總站旁一幅面積為37公頃的濕地,進行生態改善工程。

 塵埃尚未落定,隧道工程又於2005年遭塱原當地農民投訴,稱九鐵挖掘地道令地下水流失,水井位下降,原有的濕地嚴重乾涸,即使在乾燥環境下都可生長的蕃薯及通菜也失收,損失慘重。另一方面,濕地乾涸亦嚴重影響雀鳥的棲息環境,社區環境及生態保育似乎面臨危機。

落馬洲濕地補償 初見成效

 九鐵方面則稱建設中首次採用「岩土結冰法」,能避免流失地下水兼環保。而現時情況如何?楊路年說,「保育沒受影響,因為九鐵在落馬洲做了濕地補償。」

 他表示,濕地補償是國際上濕地保育的普遍做法。正如英國倫敦的濕地中心,乃發展商買下私地投資作環境保護,可謂一個尋求發展及保育的雙贏方法。九鐵亦買下落馬洲魚塘及私地,耗資4,600萬進行生態保育。

 「原本的魚塘是農民為賺錢而管理,現在九鐵買下,目的便純粹為了保育環境。」

 對於補償之後續,本月初九鐵就表示,濕地補償方案包括改善魚塘面貌、魚塘放魚、建造地下後管調節水位,不擔心年中啟用的支線會對雀鳥造成太大影響。

 此外,九鐵更宣佈了幾年來濕地補償的成效,自完工以來已吸引4,000隻、42種雀鳥前來覓食,其中包括小白額雁和水雉等罕有雀鳥,九鐵去年11月更錄得249隻瀕危鳥種黑臉琶鷺的紀錄,佔全球總數1/5。

雀鳥天堂 地乾鳥飛絕?

 看回整片塱原濕地,位於新界北部雙魚河和河上鄉之間,由河上鄉、燕崗和松柏塱一帶的農地組成。以水田運作為主的耕種模式,使其發展成為本港碩果僅存的最大片完整淡水濕地。而正是這片水田具有充足濕潤的環境,吸引眾多珍貴雀鳥前來覓食,成為「雀鳥天堂」,對保護瀕臨絕種鳥類起到重要作用。

 有環保團體曾在那裡錄得210種鳥類棲息,其中9種雀鳥最具保護價值,6種為全球性受威脅鳥類。據楊路年介紹,諸如沙錐、藍喉歌鴝、鵪鶉、鶺鴒等,珍貴且具有重要科學研究價值。

 不過,除了九鐵建造而引發塱原生態破壞危機外,環保組織所強調保護的塱原濕地只是農業人工濕地,其本身農地生態價值降低,亦影響到雀鳥棲息環境。

 楊路年談到,原本這片地以種植水田生產的蔬菜為主,包括通菜、西洋菜及稻米。現在,農民為追求短期效益,大多已轉種收益更高的非水田性蔬菜,使濕地難以保留。「他們多種植不需要靠水的白菜,收益多些,濕地卻保不到。」

 另外,塱原多屬私人土地,若按最初九鐵高架橋方案,政府將收購土地監管,無論從保育或農民經濟利益考慮,都是較可行方法。而如今由於九鐵計劃變更,所有方案「一拍兩散」,塱原逾半私人農地甚至已經荒廢。當年種西洋菜,是為了建高架鐵路,而政府收地可能補償青苗費。現在環保組織反對高架鐵路,令他們的補償青苗費破碎,農民索性不種西洋菜,濕地也完蛋了。

 「農地荒廢,濕地環境當然受到影響,更會影響雀鳥棲息。」

合作保育 互利雙贏

 整個「塱原事件」似乎令各方蒙受損失─鐵路計劃被迫胎死腹中,蒙受多花20億及延期2年竣工的代價;濕地本身的生態價值亦下降,又得不到規劃上的保護。環保其實也需要從經濟學角度,追求「雙贏」概念。如何以可行性方案,讓經濟、環境、社區等各方面都得益?

 楊路年談到,近年本港幾個環保團體得到政府資助,積極與塱原農民合作,製造有利於濕地保育的條件供予雀鳥。「長春社和觀鳥會都從政府的新自然保育政策計劃中批得撥款,在塱原進行保育工作。」

 他解釋,長春社的「塱原可持續發展計劃」通過社區、環境及經濟三方面恢復塱原廢棄農地的生態價值,如向農民推行改變乾地為濕地,推行有機種植及教導他們有機終止等方法。

 觀鳥會亦與農民合作,建造更多淺水環境和種植不同種類的農作物吸引雀鳥。「他們鼓勵農民保留傳統的濕地耕作方法,積極運作濕耕農田,包括恢復種植通菜、西洋菜田等,以及成立基金為管理提供資源。」

 值得一提的是,兩團體都採用生態遊的方式以助日後運營,擁有可持續發展基金再作保育用途。「環保團體會帶領社會不同協會、學校等來參觀塱原濕地,推動生態文化旅遊,既促進當地經濟發展,又使保育走可持續道路。」

經濟保育求平衡

 上述合作目前情況又如何?楊路年表示:「各環保團體近年一直對鳥類做跟蹤調查,雀鳥情況基本與以前沒多大分別,不過用環保的方式管理,則能吸引更多的鳥類。」

 他又告訴記者,世界自然基金香港分會管理米埔魚塘的保育措施,也是留住珍貴雀鳥而走「雙贏」道路的例子。「我們推行『助養綠魚兒計劃』,鼓勵養魚戶以傳統養魚方式,代替目前密集式養殖方法,保護珍貴水鳥的覓食及棲息生境。」

 他解釋,傳統養殖通常會於冬季趁魚兒成熟,且市價最高時放乾魚塘撈魚,此時會吸引大量珍貴候鳥,包括黑臉琶鷺、黑嘴鷗、白肩鵰等覓食。而密集式養殖則為追求快速收益,沒有「乾塘」這環節,影響了水鳥生態價值。

 「保育需要多方長遠合作,才能走可持續發展道路。」正如楊路年所言,上述多項計劃都是依靠政府、環保組織、社區民眾共同合作,尋求環保與經濟發展間的平衡。另一方面,發展商本身(九鐵)亦配合環保,以補償措施彌補對環保造成的影響。

 不少學者提倡,環保應與經濟發展取得平衡,在兩者發生衝突的時候,勢必需要全社會共同合作出力,以商業收益來維持長期保育,而不是白白丟了20億去建隧道鐵路,還造成「地乾鳥稀」的局面。若當初環保組織肯以妥協方式處事,爭取九鐵、農民、環保多贏之局,維持高架方案,著重農地改造為魚塘和環保西洋菜,今天塱原的雀鳥會多得多。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