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本報駐湖南記者 鄧一凡、譚錦屏
在剛剛過去的2006年,長沙市緊抓國家實施中部崛起戰略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機遇,開拓創新,圓滿完成了去年初制訂的目標任務,實現了「十一五」規劃的良好開局。經過「十五」規劃以來的建設發展,長沙已步入加快發展的軌道,奠定了較為堅實的發展基礎,積蓄了很大的發展後勁,已站在一個新的發展起點上。 2007 年1月15日,在長沙市十二屆人大五次會議上,市長譚仲池作了《政府工作報告》,提出2007年長沙經濟社會發展的宏偉藍圖。
2007年GDP冀突破2000億元
2007年,長沙市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為:
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3%以上,突破2000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增長18%以上,完成1300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5%以上,達到1000億元;地方財政收入增長15%以上,突破200億元;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9%和10%以上,達到15000元和6000元;城鄉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5.5銗H內;單位GDP綜合能耗下降4%;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下降4%。
突出推進新型工業化
為順利完成07年的工作目標,在新的一年裡使長沙經濟和社會事業發展再上新台階,按長沙市委市政府的規劃,把推進新型工業化,著力增強工業核心競爭力擺到了最為突出的位置。
湖南省委常委、長沙市委書記陳潤兒在分析長沙工業發展情況時指出,從長沙市經濟增長的動力來看,主要還是投資驅動。其中2005年全市完成固定資產投資887億元,在中部省會城市中僅次於武漢,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到了70%多,高居榜首。另一方面全市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雖然連年提高,但在中部六省省會城市中仍然偏低。這就表明,主要靠投資驅動的高增長並不可持續。
陳潤兒強調,長沙市必須臥薪嘗膽,以加速推進新型工業化來提升經濟競爭力。沒有工業的領先,就沒有發展的率先;沒有工業的做強,就沒有實力的增強。長沙與中部省會城市比較,經濟總量不大,主要是工業總量不大。長沙市要堅持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優化工業佈局,培育產業優勢,轉變增長方式,推進集群發展,努力把長沙建設成為領先中部地區、走在全國前列的機械裝備產業基地、電子信息產業基地、汽車製造產業基地,走出一條有長沙特色的新型工業化道路。
譚仲池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重點規劃了長沙新型工業化發展之路:首先要加快百億元級產業集群發展,優化工業經濟佈局。圍繞做大做強工程機械、汽車等優勢產業集群,重點培育和壯大長沙捲煙、中聯重科、三一重工等核心支柱企業,大力發展中小型配套企業,加強生產性服務業與現代工業的融合。要推動工業自主創新,提高工業核心競爭力。充分發揮依托長沙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在研究創新方面的優勢,建立和完善合作機制,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同時,要大力開展節能降耗,積極發展循環經濟。建立健全發展循環經濟的機制保障,建立新引進企業項目能源消耗評價制度。開展「百家企業節能工程」,定期公佈重點行業、重點企業的能耗和污染情況,認真開展循環經濟園區和企業試點工作。最後,要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切實增強發展活力。繼續推進和全面完成市屬國有企業改革,加快分離企業辦社會職能,積極穩妥做好企業政策性破產和不良債務化解工作,解決好企業歷史遺留問題。
根據謀劃,到2010年,長沙市工業經濟優勢要明顯提高。全部工業總產值達到3000億元。培育一批具有國際水準的產業和一批達到國際水平的企業,形成一個過500億元、3個過300億元、4個過100億元的產業集群和6家銷售收入過100億元的企業。
創新融資渠道 擴大對外開放
擴大開放是實現長沙又好又快發展的強大動力。今年的長沙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突出創新融資方式和機制,全方位、深層次擴大對外開放。
一要提升招商引資的層次和服務水平,突出引進世界500強企業和其他知名跨國公司等戰略投資者,力爭實現外資銀行、保險公司來長沙設立分支機構零的突破。
二要創新和拓寬融資渠道。推進區域性金融中心建設,加快建設芙蓉中路金融街。扶助企業上市融資和發行債券,探索租賃融資、股份合作等融資方式,破解城市建設、產業發展、中小企業融資難等問題。推進政府投資公司的改革重組,全面深化政府公共投資體制改革。做好擴大利用外資貸款和對外融資工作,引導和調整投資方向,力爭工業和生產性服務業投資比重達40%以上。
三是努力擴大對外貿易與合作。鞏固亞洲市場,拓展歐美非市場,優化出口商品和貿易結構,實現市歸口管理企業進出口總額25億美元以上。加強出口和外派勞務基地建設,支持對外投資和跨國經營,發展境外工程承包和勞務合作。深化與泛珠三角、中部地區的經貿合作,主動承接長三角產業轉移。精心組織第四屆泛珠三角經貿洽談會、省會城市市長論壇、商會合作交流會和中國商標節。發揮長沙高新技術、文化、旅遊、商貿、會展等優勢,打造具有象徵意義和強烈吸引力的長沙城市品牌。
據了解,今年計劃引資14億美元,重點推進新型工業化和長沙服務業發展。有數據顯示,在長沙引進的外資中,港資佔據半壁江山,達到了65%的份額。而隨著長沙投資環境的改善,投資成本越來越低,香港與長沙的經貿合作交流將會越來越緊密。
新年伊始,長沙引資工作「淡季不淡」,迎來開門紅。2007年1月份,長沙市新批外資企業17家,合同利用外資1.85億美元。製造業成為外商投資的主要行業,1月份,投資長沙市的製造業外資企業有10家,合同利用外資9616萬美元,佔當月合同利用外資總額的一半以上。
以民為本 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陳潤兒在展望2007年工作時強調,在開局之年不僅要集中精力謀求發展還要突出民本聚民心,在謀求發展時,要始終遵循發展規律,要善於思考、勇於實踐、敢於創新,不斷增強工作的預見性和主動性,避免工作的片面性和盲目性。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要始終遵循「唯物史觀」,堅持走群眾路線,要密切關注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熱點、難點、焦點問題,密切關注城鄉困難群體的生存、生產、生活問題,幫助他們解決生存之憂、生產之難、生活之苦。
譚仲池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統籌經濟社會發展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內容。長沙市政府一要努力實現充分就業,切實提高社會保障水平。統籌城鄉就業,全面落實各項就業政策,進一步加強公共就業服務,多途徑擴大就業、再就業,引導自主創業。努力提高社會保障覆蓋面,重點抓好城鎮居民醫療保險、被徵地農民和農民工養老保險參保工作,做實養老個人帳戶,啟動養老、醫療、生育保險城區統籌。二要實施科教先導戰略,加快社會事業全面發展。推進創新型城市建設,市本級科研三項經費增加到1億元;大力普及科學技術,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高成長性的科技企業和產業,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堅持教育優先發展,全面實施素質教育,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努力提高高等教育質量。進一步完善公共衛生體系,突出改善城鄉基層醫療參保率和保障水平。推進文化體制改革,加快公益性文化設施和歷史文化街巷建設,有序推進馬王堆漢墓和銅官窯申遺。三要建設生態、文明、平安、和諧長沙,全面提升城鄉文明程度。
《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以民生為本,建設務實、創新、廉潔的服務型政府。一是加強制度建設,推進政府管理創新。積極應對入世保護期結束帶來的深層次影響,加快政府職能轉變,推進電子政務建設,創新政府管理和服務。二是健全公共財政體系,切實關注民本民生。三要從嚴治政,樹立良好的政風。
根據規劃,自2007年起,要圍繞解決人民群眾的生活困難、看病難、上學難等實際情況,從今年起實現「四個全面」:即全面實行城鄉義務教育「一費制」全免,全面實施城鄉最低生活保障,全面實行城鄉基本醫療保障,全面消除城鎮零就業家庭。長沙市與各縣區財政一起,為此項計劃將投入達7.6億元,實施的項目主要有:投入1.78億元從今年秋季起對城鄉義務制教育階段學生實行「一費制」全免入學和補助農村貧困學生寄宿生生活費、資助特困家庭子女上大學;投入3.27億元全面完善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和提高城鄉最低生活保障水平;投入2.6億元建立健全城鄉醫療衛生保障體系等,目的在於真正讓其財政惠及全市人民,讓全市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各項產業齊飛 打造區域性中心城市
突出發展現代農業,強力推進新農村建設。發展現代農業是新農村建設的首要問題。一要加快構建現代農業和產業體系。加強農業產業化基地建設,抓好四大優勢產業的提質增效,進一步優化農業產業結構,主要農產品優質率達到75%以上。二要強化現代農業的科技和人才支撐。加快新型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建設,加強先進適用技術推廣。三要提高現代農業的設施裝備水平。四是完善發展現代農業的保障機制。
突出發展現代服務業,加快打造商貿大市、文化名城、旅遊休閒之都。一要大力發展現代新型服務業態。在改造提升商貿、餐飲、娛樂等傳統服務產業、充分發揮既有優勢的同時,要突出發展現代物流業,重點建設好金霞海關保稅物流中心。二是要大力發展文化產業。堅持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與文化產業發展相結合,加速實現具有鮮明地域特色的長沙文化資源向優勢文化產品轉化。三是要大力發展旅遊休閒產業。全面啟動「中國最佳旅遊城市」創建工作,加快旅遊交通、旅遊產品和管理服務三大體系,逐步實現長沙由國內旅遊向國際旅遊目的地轉變。
突出推進區域性中心城市建設,增強城市集聚、輻射、帶動能力。城市建設是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的主要標誌。一要科學規劃和拓展城市發展空間。科學合理調整和完善城市規劃佈局,抓好重點地段城市設計,整體提升城市形象。此外,要不斷完善和增強城市綜合功能,切實提高城市綜合管理和服務水平。
2006年長沙市主要經濟指標
全年長沙市共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780億元,增長14.8%;萬元GDP綜合能耗下降4%;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086億元,增長22.2%;完成地方財政收入177.01億元,增長27%;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13924元和5438元,增長12%和14.9%;非公有制經濟佔全市經濟總量達55%。大力推進工業項目年建設,實現全部工業總產值1650.95億元,增長26.9%。長沙經濟開始走向速度與質量、結構與效益相協調發展的發展軌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