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寬闊的聖彼得廣場。
文:張 曦
從「條條大路通羅馬」這俗語,我們便能知道,意大利羅馬擁有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香港建築師學會代表祁宜臻說,從十字軍東征到文藝復興時代,羅馬的道路就好比是舞台,左右兩邊的建築和公共空間則是佈景供人欣賞。今天站在羅馬街頭,寬闊的視野能夠清晰地從頭望到尾,在某種程度上,道路更是功能性與藝術性集於一體的公共空間。
這個歷史、宗教、文化源遠流長的國家,擁有諸多以道路而貫穿起來的特色建築及公共空間,但不只讓人們看到其古老傳統的一面,而是通過在兩者的創新設計及發揮新功能中,找到城市規劃中與時並進的步伐。
要數羅馬最著名的公共空間,非聖彼得廣場莫屬。聖彼得廣場位於堪稱世界上最大的天主教堂——聖彼得大教堂前,而歐洲國家的大教堂與大廣場似乎有密不可分的聯繫。
據祁宜臻介紹,廣場由古代建築大師貝爾尼尼(Bernini)於1667年花去11年時間建成,是集中了各個時代精華的廣場,最多可容納6萬人。「兩側由半圓形大理石柱廊環抱,共有約280根羅馬柱,還有約60個人工石雕,配以美麗的噴水池,這一切似乎成為歐洲廣場的象徵。」
如此氣勢恢宏的公共空間,今時今日正發揮著嶄新的功能。「廣場最成功之處正是在於幾百年來不斷發展,與社會並進,比如聖誕節會擺出大顆聖誕樹,供遊客市民聚集。」不約而同,本港中環的皇后像廣場經歷過歷史滄桑,如今也已成為市民休憩的地方,正是體現了公共空間在不同時期的人性化與時代化。
雖說羅馬是個古老城市,但近年也興起了一些新建築,無論是用料還是外觀上都突破傳統思維,千禧教堂便是典例。由建築大師Richard Meier設計的千禧教堂,於2003年10月在羅馬郊區開放。它捨棄了傳統的教堂原形,外觀上猶如悉尼歌劇院,用三面高聳入雲的牆,以簡潔有力的線條展現了哥德式教堂的風格。
教堂也拋開了傳統教堂室內黑暗冰冷之感,大膽運用玻璃及現代化物料,讓人們沐浴在陽光中,甚至是用了太少傳統教堂中十字型及古羅馬長型廊柱大廳。「設計師的理念就是要突破傳統,符合現代社會標準,雖然教堂一度被批評過於摩登,但用料和形象上的創新,正是整個建築的成功之處,能夠看出新時代腳印。」
祁宜臻表示,在重建舊建築時,並不需要完全因循以往成功的例子,因為成功的舊建築,都是在過去特定的年代背景下才有成功的因素,時代變了,直接模仿舊元素,未必能擁有同樣的意義。
如祁宜臻所言,本港新建成的天星碼頭,亦是舊碼頭的翻新版,也許為了港人那個百說不厭的「集體回憶」,而刻意不敢打破傳統建築框架,然而隨著時代的變遷,是否在設計時能夠考慮到,適當在外觀和物料上注入嶄新的現代元素,也許才能夠衍生出新的建築「意義」。
本文摘自由香港電台第一台節目「世界不是平的」第11集(3月18日)內容,節目主持為劉雅欣、葉冠霖,這集嘉賓為香港建築師學會代表祁宜臻。節目逢星期日下午1至2時於港台第一台(FM92.6-94.4)播出,港台網站(www.rthk.org.hk)提供重溫。(相片提供:祁宜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