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7年4月6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園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豆棚閒話:此八仙 彼八仙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7-04-06]
放大圖片

 ■汴繡《八仙圖》

吳潤凱

 八仙傳說作為一種民間信仰由來已久。漢鍾離(鍾離權)、呂洞賓、藍采和、鐵拐李、韓湘子、張果老、何仙姑、曹國舅,組合成今天最為常見的八仙系譜。然而,八仙的成形卻有一段漫長的發展過程,是宗教力量與世俗文化相互作用的結果,而非古已有之,亦非向來如此。

 「八仙」的說法,最早見諸東漢牟融《理惑論》,其書中有「王喬、赤松八仙之籙」的說法。雖然牟融僅點出了八仙中的二仙,其他六仙則芳蹤難覓,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此八仙與我們今天所熟知的八仙群體必然相去十萬八千里。

 此後,各種各樣的關於「八仙」的說法相繼出現。比如,五代時候西蜀道士張素卿曾畫有八仙圖,其八仙指的是李阿、容成、董仲舒、張道陵、嚴君平、李八百、長壽仙、葛永瑰。這就是所謂的「蜀八仙」。此外,尚有「淮南八仙」、「唐八仙」等說法流傳。

 一些民俗專家據此指出,雖然在宋代之前,已有這樣那樣的八仙名目,但他們均與漢鍾離、呂洞賓這一八仙的班底無關。只有到了宋代,鍾、呂八仙才開始被「人為地」聯繫到一起。而這一八仙群體的成型,最早已是元代的事了。一般來說,鍾、呂八仙的傳說源自兩個方面。

 一為全真教。宋末元初時候,全真教的領袖是丘處機。丘處機的儒道休養很深,而又深諳政治權術。為了謀求全真教的發展,救天下蒼生的性命,他於元太祖十五年(一二二○),應成吉思汗的召喚北上。此時,他已七十二歲高齡。成吉思汗對他北上入覲甚為歡喜,問道:「真人遠來,有何長生之藥以資朕乎?」丘處機答曰:「有衛生之道,而無長生之藥。」言談中時刻已護衛天下百姓為念,意在勸誡成吉思汗嗜殺。他的一片苦心,也得到成吉思汗的接受。基於這種關係,全真教在元代得到長足的發展。

 然而全真教的發展與鍾、呂八仙的流傳又有什麼關係呢?其實,我們只要稍微梳理一下道教南北二宗的師傳譜系,即能看破個中機關。道教南宗據傳係東華少陽帝君得老子之道,再授鍾離權,鍾離權又授呂洞賓、劉海蟾,劉海蟾再授張伯端,等等。道教北宗則由呂洞賓一脈傳承而來,呂洞賓傳於王重陽,王重陽傳於門下七大弟子。王重陽這一系的道教支派,正是眾所周知的全真教;其七大弟子,就是金庸小說《射雕英雄傳》中所述的「全真七子」,丘處機乃七子之一。

由於上述的師承關係,鍾、呂八仙便成為全真教蓄意構建的神仙譜系。而八仙之中,男女老幼,貧富貴賤,均能得道,兼之八仙忠孝仁義,濟世度人,可以說是全真教對信徒解脫與超脫的一個重大承諾,恰能極大地調動百姓的信仰熱忱。八仙傳說於是廣為流播。

 一為通俗文化。近代以來的文學觀念,視元曲為元代文化的集大成者。然而,若反觀歷史,元曲在元代卻被正統觀念視為下里巴人的創作,並不能登大雅之堂。元曲包括元雜劇的創作者,也以世俗大眾為消費對象,故其創作仍是俗文學的一種體現。其中,八仙中的人物也以各種面目登上了元代的雜劇舞台。

 在馬致遠《呂洞賓三醉岳陽樓》一劇中,八仙譜系已經基本湊齊,他們分別為漢鍾離、鐵拐李、藍采和、張果老、徐神翁、韓湘子、曹國舅、呂洞賓。而在岳伯川《呂洞賓度鐵拐李嶽》中,八仙群體稍有不同,少了徐神翁,而多了張四郎。可以見出,元代的八仙譜系儘管與元代之後的八仙譜系略有差異,而且呈現眾說紛紜的狀態,並無成說,但是,以鍾、呂為首的班底畢竟基本成型了,並通過世俗的雜劇影響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之中。

 明代萬曆前後,吳元泰的神魔小說《八仙出處東遊記》(俗稱《東遊記》)問世。此書糅合了之前有關八仙的各種傳說,特別是對八仙的各自成仙經過和八仙的聚合過程,作了詳盡的演義,可謂關於八仙群體的集大成之作,故而贏得了廣泛的讀者群。吳元泰小說中的八仙譜系,也就成為今天最為通行的八仙譜系了。此前各種關於八仙的說法和排列,終於慢慢淡出了歷史與現實的視野。直至今日,我們也只能通過民俗學家的勾稽史料,始可知道「此八仙」、「彼八仙」的演變大略了。

 當然,對於古典文學愛好者而言,還有一個八仙群體不得不提。那就是「酒八仙」。大詩人杜甫曾作《飲中八仙歌》,影響及於後世文人,於是「酒八仙」也就為後人所津津樂道了。這八仙分別是李白、賀知章、李璡、李適之、崔宗之、蘇晉、張旭、焦遂。因此,請記住,「此八仙」非「彼八仙」!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園

新聞專題

更多